付出的标准:
长时间以来,在生活经历的不断试错中,我慢慢学会了用过去的经验和对关系的好恶形成是否值得付出的判断标准:
如果这个人我不喜欢,NO!
如果这件事情我不太喜欢,也不擅长,又不是必须要做的,算啦,不要折腾自己!
如果这件事情要默默付出很多,但是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耗时耗力,别人也不太能看到你的付出,投入产出比有点低,不值得!
所以在我的认知里,付出与得到之间应该是线性的,付出的前提是可以获得线性的对应的价值回报。如果没有什么价值,就不值得付出,或许是因为曾经的默默付出被辜负过,或许是习惯了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享受那份安然自得,或许是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
非线性跃迁升维
贡献者V.S.乞讨者
其实一直以来这样的付出和思维模式并没有让我觉得有什么问题,在我的系统里这是一种合理的自洽的,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利益和价值的保护模式。但是在五维教练领导力课堂上,当我听到陈序老师讲到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去做卓越品格的贡献者或者是乞讨者的时候,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在那个瞬间产生了觉察,并且有尝试想要打破,改变的想法。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史蒂芬 · 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都拥有选择的自由。当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件事情刺激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生气,愤怒,嫉妒苛责 (此时扮演的角色是卓越品格的乞讨者,要求对方应该做到这个,做到那个,把选择权交给了对方和不受控的环境),或者当刺激产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有一个觉察,意识到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成为卓越品格的贡献者,转过头来看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这样的刺激触动了我们内心的那个情绪开关?为什么会被触动?跳出来看对方这么做的时候,作为ta这个个体,当下ta的行为背后积极正向的意图是什么?面对现状,我们可以做什么来改善和影响?
我是五维教练领导力M40的毕业生,第一次接触五维应该是19年5月,转眼之间已经大半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两天课程中很多对于思维认知的突破,更加印象深刻的是五维的场域,每一个细节和精心准备的礼物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来自陌生伙伴看到的积极认可和拥抱。但是好景不长,那种感受在课堂上很强烈,等到课程结束,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时候,教练的知识和场域当中付出带来的温暖的感觉就慢慢的淡忘了,之前那种习惯性的付出标准也会回来。
但是那种内心的温暖感受,似乎就好像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在收到助教申请消息的时候,这颗种子产生了想要破土而出的想法,我要不要去试试做助教,再次去感受五维的场域,并且把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坦白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被自己的习惯性付出标准挑战:做助教,还要请假,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要准备,要给一群陌生的伙伴服务,值得吗?能够带来什么价值呢?
当面对内心自然升起的习惯性的想法,跟之前不同的是,我意识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拥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跟之前一样,在刺激下选择成为乞讨者,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处,还要付出时间,精力,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去尝试服务他人,不值得。而我也可以选择成为贡献者,尝试打破自己的舒适区,看看去尝试这样一件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到底会发生什么?既然内心有冲动想要重新回到那个温暖的场域,既然我曾经是那个温暖场域的受益者,是不是可以考虑去成为其中一员呢?
匮乏感V.S.溢出感
带着这份觉察,我成为了五维教练领导力M55 班第四组的带教。原来以为带教就是陪着小组成员一起学习,服务她们,有问题的时候回答一下,同时还可以重新听一下课程复习一下。真正经历过才发现在带教的事务性的服务的背后,其实更大的收获是一种从匮乏到溢出的喜悦。
怀揣两颗糖,一颗滋养自己,一颗滋养他人。--五维棒棒糖文化
作为带教,穿上棒棒糖的衣服,接受陈老师发放棒棒糖勋章,学习并在带教过程中去践行爱的五种语言,这一切的仪式感都让我在慢慢的被那种付出的文化吸引和影响,那种溢出的喜悦在慢慢的形成和不断发酵。
在小组中陪伴着新生两天的学习和成长,与其说是帮助他们,不如说是感谢他们让我有机会可以见证他们的认真,勇气和成长。看见他们勇敢的挥起手臂去体验劈铅笔的勇气和坚定,听到大家在做小组对话倾听彼此的真诚的表达,感受他们勇于突破自己内心的限制,晃动自己的信念和规条的那份对于成长的向往,这些瞬间都让我觉得感动。。。
回想起来,其实之前的线性价值评判标准是一种自我的爱和安全感还不那么充裕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当我做完带教,尝试做贡献者,当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之后,内心的匮乏感在充满温暖和爱的场域中被填满的时候,内心的爱的能量种子就会开始溢出,而这是一个更加高级的维度,不再停留在自我和他人的利益层面,更多的是考虑的是影响,整合,我感受到了一种溢出的喜悦,这是一种超出了自我需求之上的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信念和喜悦。
当带着溢出的喜悦感时,才能真正的体会五维那句经典的“越付出,越得到”的真正意思,此时的付出与得到已经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是简单的利益或者物质得到,而是一种更高维的得到,是一种非线性的跃迁,这里面包含了物质,比如拿到手软的各种精心准备的充满仪式感得小礼物,包含了内心的感动和喜悦,这种感觉只有在真正付出过,在内心的爱的匮乏感被填补的时候才能收获,还包含了一群共同同侪的贡献者们和一个不断孵化爱的种子的能量基地,无论什么时候,当感受到生活的不如意或者情绪的按钮被刺激的时候,当内心需要温暖和慰藉的时候,都可以回到这里赋能,然后再带着爱去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