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再次开启时间使用情况记录,发现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但是我高兴不起来,因为从过往的经历来看我知道这种行为不可持续。
因为这种尝试已经有很多次,每次基本上只是维持几天,最多坚持一个月。
所以为了这次不重蹈覆辙,于是在开始的时候便关注为什么持续不下去这个问题。
我想到有两种可能:
可能是自己不需要;
可能是自己太贪心。
自己不需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时而需要,时而不需要。
也就是说一段时间自己需要做很多事,需要提高效率,因此使用时间使用情况记录,等这段时间过去之后,发现并不需要那么高的效率,因此对时间使用情况记录的依赖减小,也就觉得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时间使用情况记录上。
自己太贪心,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
也就是说在应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能够提高效率,于是想要将这个方法扩大应用范围,比如自己的整个生活。这样一来,行动的难度突然增加,自己控制不住,失去对时间使用情况记录应用的信心,最后放弃这个方法。
这次为了避免这两种可能的发生,我想将时间使用情况记录这件事,分成几个阶段分别是,适应、部分应用、完全应用三个阶段。
适应阶段,摸索出自己方便使用的方式,能用则用,不能用不勉强。
部分应用阶段,将方法应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形成习惯。
完全应用阶段,将自己的整个生活都纳入到时间使用情况的记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