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七点多钟,玥玥突然兴高采烈的走到我身边,然后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我当时在玩手机,看着她咧开嘴巴大笑的样子,我才反应过来。她刚才从奶奶那里走到我这里足足有三米远,而且走的相当的稳,相当的快。这出乎我的想象,太不可思议了。我暗暗地佩服玥玥,她的自我学习能力远远超乎我想象。
孩子的成长过程,顺其自然,我们要遵循生长规律,不要焦虑不安,也不要拔苗助长。从她抬头到走路,这是的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勉强。玥玥爸爸这段时间总是盼望着她能早点学会走路,这样他就可以带着玥玥满世界走了,想到这里,他就无比的开心,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我则安慰他:人生几十年,走路的时间很长,她还不会走路,那就让她继续爬行吧,这是为以后稳步的走路打基础。
九点钟,准备让玥玥入睡,她突然很着急的从抽屉里翻《我爸爸》这本书,让我读给她听,她对这本书越来越痴迷,喜欢模仿封面的夸张表情,让我忍俊不禁,一直看到晚上十点半才睡着。也许是因为昨天爸爸匆匆忙忙的离别,让玥玥有点无所适从。她开始想爸爸了,就对着书本叫爸爸。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离别的创伤,但是有时候这些创伤可能未必被父母发现,所以绘本也许正好可以发挥疗愈的功能,化解孩子的伤。
有人说我急于求成,让孩子这么小就看书,孩子那么小,她能记住什么呢?其实,绘本不一定能马上、直接地改变孩子,但是它具有很丰富的社会性情感,恰恰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心,学会同理他人,乐于分享,敢于面对困难,不骄不躁,在失落的时候能在绘本里找到美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从不要求玥玥一定要看多少本书,背诵多少文章,我只是想引导她喜欢书本,当她困惑的时候,或许书本能找到答案,书本也是能让她了解世界的一种途径。
除了读书,我们最近爱去的地方就是田野,小河边,玥玥一到河边上就捡起地上的石头往河里丢下去,听到石头掉到水里,发出“噗通”的响声,她开心的拍手。听到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就哎呀,哎呀的尖叫,然后用手指给我看。看到她那好奇的样子,觉得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简单,很纯真,我感觉我又回到了童年。感性一点说,我用玥玥的眼光重新发现这个世界。她改写了我的后半生,她的成长助推我改变了后半生的人生轨迹。这种选择,这种改变,我觉得特别美好。
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与成长的契机,我们只要有心,利用得当,发挥的作用往往出乎意料。贯穿生活的教育,对小孩的作用特别的大。玥玥指着垃圾桶,我告诉她这是垃圾,走在路上,玥玥顺手捡起塑料袋,我告诉她这是垃圾,请她丢到垃圾桶,她马上转身回到垃圾桶,很认真的把垃圾放下去,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记忆力,说一遍就记下来了。
玥玥,你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感谢你修复我的童年,感谢你,让我有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如果不是育儿路上遇到阻碍,我将永远无知。作为一个妈妈,不仅仅是带孩子这么简单的任务,这是一个巨大的责任,真的感谢我的玥玥能带妈妈再次点燃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