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雍也篇》——雍也第六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的政权,有淫乱的行为,口碑比较差。
周迅饰演的南子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是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境界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恰到好处的合适,把握好度和原则。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都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成功,也要帮助别人一同成功;想要自己过的好,也要帮助别人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若是自己都不能接受和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雍也篇》总结思维导图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美好……透过分享,所传递出的某一句话或文字,说不定就会让身处迷茫中的某个你,看到生命透进来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