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件要多困难有多困难的事儿
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句说起来要多简单有多简单,做起来却要多困难有困难的事儿。
当然,这件事儿最令人头疼的地方并不在于“进步一点点”。事实上,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进步一点点”;甚至还有很多人可以做到进步一大截。可一旦在前面加上“每天”这么一个前置条件,就会立刻会让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上升至一个令人吃惊的高度。
可能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从直觉上讲,即便在“进步一点点前面”加上“每天”,变成“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件事情的难度似乎也不会因此发生多大的改变。但你只要有过类似的经历会明白——即便是再简单的事情,只要前面加上一个“每天”这两个字,哪怕只是坚持“每天看一页书”,也哪怕我们不对书籍的内容、质量以及读书的方法提出任何要求,最终的都极少有人能够坚持下来。
比如从大前天开始,我就决心每天至少写一千字,即便开始一段时间我所产出的都TM是一些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狗屁不通的东西;我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可这也仅仅只是说起来容易。事实上,从我开始坚持的第一天起就遇到了阻碍。由于我写作速度较慢,再加上虽然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当中都有过类似于“你要容忍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的观点;我也很清楚,只有保持平和宽容的写作心态,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写作者不会因为遭受打击而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真的很难做到。倒不是说我是那种追求完美的偏执狂。可我也确实没有办法接受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这一事实。所以,基本上每次8、9点开始,写到10点钟也常常只有不到1000字。坚持写完一篇至少在我看来还说得过去的文章,就基本上拖到凌晨1、2点以后了。
这种状况仅仅持续了3天,我就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倒不是吃不了那个苦,而是真觉得这样下去太影响身体健康了。因为长期看来,这种没日没夜不管不顾的坚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而假如我把“每日1000字”的目标修改为“每三日或每两日1000字”,那就一定会让我轻松许多。
可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我在自己的大脑深处植入一个消极的暗示——即,我根本不需要把这件事儿搞的那么难受。继而,可以遇见的后续状况会是——从此之后,我会对自己无限宽容下去,从每日1000字下降为每2日1000字,再继续依照这个逻辑,下降至每3日、甚至是每5日1000字或者500字……直到我“彻底想通”——其实我根本不需要规定什么“每xxx日xxx字”我想写就写,不想写就算了,反正从表面上看,我也没什么损失哈!
所以你看!即便存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即便我认为在降低标准之后,自己依然能够做的很好。但事实却是我不仅没有达成“每日1000字”这一目标,还在第一回合没怎么“开打就向“对手”缴械投降了。这足以证明想要从严格意义上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真的很难很难。
2.人性当中的“短视属性”
于是有人就忍不住要问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导致这一现象的各中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人的本性决定了几乎所有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展现出懒惰和缺乏耐心,而且这种无意识的非理性还常常凌驾于有意识的理性思维之上。但在我看来,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人类的大脑结构属性在作怪。
前面关于《如何高效学习》一文中我曾提到过,人类的大脑总体上是一台具有先进的硬件配置,却久未更新系统的计算机。这种软硬件严重失配的尴尬状况,导致我们的大脑犯了许多极度愚蠢且严重不符合逻辑的错误。甚至在那些仅仅通过简单分析,就能得到正确做法的事情上,人类也依然频频失误。
比如抽烟、喝酒这类事情,不仅耽误当事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将这种负能量传递给影身边的人。特别是喝酒这种事儿,小则误事,大则伤身!如此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居然就是有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而且往往是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自觉去做。
再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或多或少有过“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多月底不够花”的亲身经历。可为什么我们依然会不受控制的专注于逃学、游戏、网吧、台球,甚至在临考前一天还沉浸于于短暂的快乐之中无法自拔?为什么即便很清楚四年的大学生涯的天堂生活只是黄粱一梦,梦醒之后就必须面对残酷的生存现实,却依然会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睡觉、泡妞、玩手机上?
凡此种种,令人费解了。难道这些人都是不明事理的混蛋、傻瓜?或者是天生就存在某种智力或道德上的缺陷?
的确,几乎每个人生下来就都存在某种的“缺陷”,比如有的人生性腼腆,不会与人沟通;有的人缺乏耐心,很难专注于某事,还有的人不善于思考,一天到晚重复着低水平建设……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都属于“天生的残疾人”。
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其实是因为我们头脑中潜藏着决定我们思考和行动的“短视属性”。而生物学家从这种历久弥新的属性中发现了隐藏在人类基因深处上百万年的进化逻辑——活在当下。
要知道,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仅仅100多年时间。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可是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那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生命都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脆弱和不确定。多数生物在完成传宗接代的“天命”之后,顶多再撑个4、5年就被大自然无情的淘汰掉了。原因是在那个物质严重匮乏时期,要确保基因的传递,传播者就必须牺牲自己。这对于生活富足,动不动就干到八九十岁的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生活在原始时的祖先们最真实的生存写照。于是,生活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的人们,就只有“以前”和“现在”,很难有“未来”。也正是这种极端的环境,造就了“活在当下”的生存哲学。而这种被当代人看做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性格缺陷,恰恰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祖先们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智慧。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存在于人们身上的诸多非理性行为,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许多。
3.突破基因属性的关键所在
在了解了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之后,我们下面就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李笑来老师曾经在谋篇专栏文章中对那种“目光短浅的人”做过精准的剖析:
“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讲是“绝对的刚需”,如果不能“马上生效”,甚至,哪怕是“感觉不能马上生效”,他们就会立刻放弃。”
在这段话中,笑来老师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刚需。什么是刚需?就是那种我们离开它就浑身难受、难以适应甚至活不下去的东西。比如吃饭、睡觉、社交;再比如手机、电脑、互联网;又比如价值、意义、归属感……这些都属于刚需,只不过是存在于不同纬度的刚需。
可不知你是否发现,这些被我们视为无比重要,重要到不能失去,失去了就无比痛苦的习惯;常常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换句话说,他们甚至重要到常常被我们的主观意识所忽略的程度。比如,你即便再忙,也一定会争分夺秒的刷会朋友圈和微博;再懒也不会因此而拒绝美食的诱惑。
所以,如果我们能把“每天进步一点点”当做必须要做,不做就难受,就抓狂,就活着没劲的刚需。那么我们由此所遇到的一切的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我们该如何培把“每天进步一点点”当做刚需来对待呢?别急,这将是我下一篇文章的内容——如何培养深入骨髓的刚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