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诗词教学反思:
(1)优点:让学生自己翻译诗句,并抽学生起来回来或主动讨论诗句背后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主动性和生成性课堂正在形成。
(2)不足:都是按部就班地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常规教学,没有抓诗眼进行提纲挈领地教学。《参见下文教学设计》要想自己变得更好,就必须自己先挖掘课本含义,再看别人是如何设计的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3)只停留于课本本身,对于课外诗词的拓展不够。
都在“空”城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李方顺
感情的分析是诗词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围绕“诗眼”做文章,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姜夔的《扬州慢》,我抓住一个“空”字,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的感情有了深刻的领会。
课堂上,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初读、再读、指名读、齐读,在指导朗读、充分感知课文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
“你认为词中那个词或字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
(学生寻找后)
生1:“废池乔木”的“废”。
生2:“清角吹寒”的“寒”。
生3:“都在空城”的“空”。
众生大悟,争着说(包括生1生2):对,应该是“空”。
师问:那么围绕“空”字你能设计那些问题呢?”
(生思考讨论)
生4:扬州城为什么会变为“空”城?
生5:空城“空”体现在那些方面?哪些景物能体现出“空”的特点?
生6:一个“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7:扬州城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生阅读思考寻找讨论)
生:是战争的洗劫将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
生:“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冷月无声”,“桥边红药”都能体现出城“空”。这些景物表现了扬州是何等的凄清、荒凉。
师:扬州城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用词中的词语回答。
生归纳:“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等。“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象中扬州城昔日繁华的图景;“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景点,这里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这里的欢乐图景。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答刚才的那个问题:一个“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归纳: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昔日的繁华,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人民不幸的哀思。
板书:
今 战争 昔
荠麦青青 淮左名都
废池乔木 竹西佳处
清 角 空 春风十里
冷月无声 青楼
红药何生 二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