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下午三点多了,打开简书一如既往。
关于记忆,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它的重要,好羡慕那些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人。现在的社会,记忆力好、能说会道、知道做人就能有个安稳的小日子。
年初的时候特意想提高记忆,然后对1-100的数字联想表背诵了好几天。几天后发现毫无进展,心想:这也太坑了。就这样轰轰烈烈几天后骤然放弃,我大概没有记忆的天赋。
恰好这几天双十一,买书的瘾又犯了,哇呜……当当活动力度好大呀,49元可以任选5本。选书过程,《记忆编码》进入视野,第一反应是这是哄鬼的就不买了……鬼使神差最终下单的里面有它。看着自己死性不改,我只服我自己。
没几天书到了,迫不及待拆开“拜读”,嗯……嗯……嗯……嗖嘎!原来是我方法不对。之前把精力都用在数字的联想记忆上,忽略了记忆的过程,联想物只是基础,对联想物进行编排才是重点。
这个编排的过程就好比是根据记忆对象进行一个电影片段的拍摄,这个片段要利用联想物进行夸张、生动的刻画,最好植入情感。这样的片段可以把原本难以记忆的事物变得印象深刻,从而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
通常我习惯做一件事的时候,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可是恰巧是这样的习惯让我错过最佳时机。联想物很重要,但是片段刻画多了,自然有印象,在“拍摄”完成之后再对不熟悉的联想物进行巩固,就像“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先学习后实践并不是等都学完了才能开始实践,学一点就可以开始实践,实践中出现问题再来学习,也可以先实践。
好吧,我要开始新一轮的提高记忆了,边做边思考,也许不会那么顺利,但是总归是走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