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忘不了在课本里第一次看到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时的震撼。这是教材中非常另类的一篇文章。
“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得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一本教科书,有主旋律,有爱,有光明,有智慧。但是有一篇文章,是一个被亲人称为“很冷的人”,他向世界解释了: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这句话,不知道温暖了多少同样“很冷”的孩子。
刘亮程用诗一样的叙述节奏告诉我们:“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读到最后这句话,那种深深的悲怆感,似深蓝的海水将你包裹,虽然有点冷,但我感到沉静,安全。
我在想,应该有不少被寒风吹彻的人吧。成长过程中被寒风冻坏了一根骨头,每到要付出的时候,这根坏骨头就会传递出寒意,警告你要小心,你的温暖并不多,谨慎地选择,节省地付出。
被寒风吹彻的人当了父母,你有足够的信心给孩子满满的爱吗?更重要的,有足够的能量场让他/她学习如何去爱吗?
在一个班级,总会有一些孩子会主动帮助老师同学,不怕吃亏,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老师打心眼里喜欢和感激(是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总有很多政治任务需要孩子配合),同学们也感受到善意和正气,有这样一些像小太阳般发光发热的孩子,班风才会好。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孩子,集体活动能请假就请假,别说主动帮助其他人,有些时候同学来请他们帮忙,也是淡淡冷冷地推辞了。这样的孩子会被其他同学贴上“自私”、“冷漠”的标签。
他们真的做错了什么吗?好像也没做错什么啊,拒绝,也是权利。刘亮程面对过同样的指责,他解释了。而这些孩子们呢,如果没人替他们发声,他们暗地里是会难过呢,还是满不在乎?
在班级活动中不够“积极主动”的孩子,家庭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本质确是相似的。有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细腻的情绪变化,孩子自然也不能很好感知旁人的情绪变化,因为在家里,这是“矫情的”;有的家长比较严格,孩子的哭,孩子的笑,在随心之上,总有一个无法逾越的无形的标准在约束着,所以当老师说“大家趁着运动会痛痛快快玩一场吧!”的时候,孩子心里有个声音:“这没用,运动会后的期中考才是狼来了呢!”;有的家长重男轻女,女孩子哪里多余的爱分给老师同学?有的家长生活中处处算计,孩子耳濡目染学会了“生存之道”,用在老师同学身上......
感恩,自信,阳光,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从来都是奢侈品。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家庭肯定是给了他满溢的爱,他泡在爱里长大,但没有被爱溺死,慢慢的,树苗长成了苍天大树,那么多的爱的果实,分一点给老师,分一点给同学,长大了分一点给同事,分很多给爱人和孩子,将爱延续下去......很自然,很美好。能浇灌出大树的家庭,又有多少呢?
多少家庭的爱,其实是自私的潮水伪装的,只为了绑住孩子;多少家庭,根本没办法付出那么多的爱,哪怕是伪装的。
写这个专栏,本来是希望能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教育现象,给出自己一些观点。但随着写作的深入,我慢慢发现教育真的非常非常复杂,你看我的行文,一开始好像在告诉温暖余额不足的孩子们,看看《寒风吹彻》吧,你会共鸣的;写下来,却还是让这些孩子们失望了:对啊,我们在班级终究不受欢迎,我们也不在意,这样很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因为,现实中,帮助人的方式是很多的。那些温暖的孩子啊,带给了别人幸福;那些寒冷的孩子啊,也许你在中学时期被同学目为自私和冷漠,但如果你“自私”地专注于学习,长大后变得很强大很强大,也许你也能捐出很多很多钱,去帮助别人。
寒冷的孩子买好方便面,温暖的孩子负责冲上热水微笑着端给饥饿的人。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