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的咖啡已经下去大半,梅看了眼时间——刚好四点。约见的时间已到,安迪还未出现。不过,他这时发来一条微信,说没想到这地方这么堵,大概要晚十分钟。梅赶紧说没事没事——毕竟,他是放下工作从十几公里远的地方赶过来,在拥堵的帝都,这要足足走上一个小时呢。
梅这也不过将是第二次见安迪,上次见他是两周以前在他办公室的面试。如果成功,他将是她未来的直属上司,虽然,梅比安迪还大上好几岁。那时,他坐在桌后,表情严肃,大概因为是单眼皮,可眼睛又不小,梅觉得他是从下往上翻着眼珠看人的,眼神显得阴郁严厉。这样一来,跟他对话时梅的语速就不由自主加快了不少,即使她本来觉得这个工作也无所谓,没什么可紧张的。不过,俩人聊着聊着,聊到专业问题,气氛就慢慢自然了,说到会心处,梅明显发现安迪眼神柔和了,她说话时他也开始露出嘉许和认真倾听的模样。
可是,梅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工作,因为实在离家太远,每天往返需要两个小时,又不是梅最初设想的工作,薪水也不是高到很有吸引力的程度。于是,她告诉HR,虽然她觉得自己跟安迪聊得不错,安迪也应该是个好老板(其实她并不完全确信这点),但因为太远她决定还是不去了。结果,没过几天,HR又问梅,是否愿意再见一次安迪。安迪想跟梅再聊一聊。而且,听说梅嫌公司远,他愿意亲自跑到离梅近的地方一起喝杯咖啡什么的。
梅不由有些感动。求贤若渴的老板一般也都不会是太坏的老板吧。何况,她已经侧面了解过安迪的领导力和业务能力,他走到哪里都是业绩最突出的一个。她加了安迪的微信,浏览了安迪的朋友圈,看到他发的公司聚会照片,发现,他应该本就是那么表情严肃的一个酷男子,多数时候就是她刚见的那副严肃表情。可这并不影响他的业绩啊。这家伙一定还是有些水平的。梅虽然觉得自己不会去安迪那里工作,但喝咖啡的建议总是不好拒绝。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约见。
四点十分,安迪在咖啡馆门口出现了,还是那副没有一丝笑容的表情。不过,见到梅的一刻,梅又看到了他眼神柔和的一瞬。梅想,也许,那就是他表达友好的最热烈方式了吧。对人性洞若观火的梅,此刻突然发现安迪露出一丝窘迫。为着安迪的诚意,也因为梅天生对人的善意,她决定要帮助他感觉好起来,让气氛自然些。
虽然,她当时很怀疑安迪能拿出什么让她改变主意的方案来,但不论如何,她是不希望安迪感觉不好的。于是,她露出自己最擅长的阳光般的笑容,热情招呼安迪坐下,还一边说‘真是不好意思让你这么大老远的跑过来’,一边主动提出要帮他买杯咖啡去。安迪这么一听,屁股没落座就赶紧自己跑去柜台买咖啡了,说他还是自己来。梅也不坚持,便说,那我帮你倒杯热水好了——多多少少,梅总觉得对安迪有几分歉意。
梅心里想着,就把他当朋友一样聊聊天好了。她从来都是不拒绝跟有意思的人做朋友的。何况,安迪比她小好几岁,从某种角度来说职业阅历并没有她丰富。但由于梅一直专心于专业工作,野心不大,所以职位始终不高不低上不去。实际上,安迪自己不辞辛苦跑过来,这在招聘中实属罕见。梅知道自己已处于主动地位,于是从一开始就想好,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方式跟安迪交流。
于是,在安迪还没打开话匣子之前,梅就主动聊起天气呀政治呀,还顺便开几句玩笑,把自己逗乐了。而安迪的嘴则奇怪地咧了两下,发出几声哈哈哈。梅不太确定他是真的想笑而紧张的面部肌肉不适应笑容呢,还是只是咧咧嘴应个景。梅感觉到,安迪其实是个内向的人,他做事应该是很努力的那种,但从表情上看得出,他有时可能会用力过猛,不够放松。
没多久,安迪看上去感觉好些了。他突然直接引入正题,说‘关于这个工作,我知道你的想法了,但我觉得可能有些因素你也可以再参考一下。你觉得远,但我们明年就会迁址……’这个新的地址,竟然离梅家很近。梅没想到安迪能突然抖出这么个包袱,不由有点吃惊,跟她设想的大为不同。这时安迪脸上露出某种类似胜利的微笑,说,不过呢,因为迁址还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所以,如果你愿意等,我们也愿意等你。
梅开始认真思考了,其实,她已经赋闲数月,也是愿意开始工作的,更何况,未来的老板已经一顾茅庐,又愿意给她时间,甚至还告诉她,她若愿意也可以在集团内部替她推荐更高的职位。再有,安迪提到了‘chemistry’这个词。梅深知,跟老板和一个团队的这种‘化学反应’在职场中有多重要,难得遇到一个欣赏自己的老板呀。
于是,一杯咖啡,几杯热水后,梅改变了想法,决定接受安迪的提议。俩人又就产品、业务甚至个人背景交流良久,梅甚至都觉得对这工作有些迫不及待了。
安迪离去。梅这时想起,安迪最早就是因为走到哪里都是top sales(最佳销售)、在职场上突破重围,被层层提拔才拿到今天的职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