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露月时节,上京已入深秋,寒雨绵绵。却已是梦醒时分 ,缘分难断,吾便踏上追梦征程,心之所向,安然——题记
第一次遇见箜篌是偶然的,先是被视频上美妙的乐音所吸引,如梦似幻,便渐渐的迷恋上了它的样子,然后就更想去深入的了解这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乐器,想起诗鬼李贺曾有云: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我脑海中想象,用吴丝蜀桐制成的箜篌应当会是如何的珍贵精美。搜索箜篌,一幅幅精美图片映入眼帘,更是让我下定决心去学习这件古老而又精美绝伦的乐器。然后便见一长发仙女,眼波如秋,一握乱丝如柳。这便有幸认识我的恩师鲁璐老师,她弹拨手中箜篌,仿若敦煌壁画的仙女,撩人心弦,动人心魄。我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找到这位仙女去学习这件乐器。
缘分总是这样兜兜转转,也终会有它的归寻。时间总是在跟我们开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可是我和这件乐器的缘分难舍难分,我又一次的与这件乐器相遇,我有幸开学学习这件乐器,也开始了我的追梦征程。
来到已是露月的上京,寒雨绵绵,寒风可能也预示着追梦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吹散的也不会是勇于追梦的人。
第一次遇见恩师让我既兴奋有惊讶,这位老师便是当年弹拨箜篌的仙女,我更是满心欢喜。听到箜篌教父周保华先生对此乐器的简短介绍,我更是对这件乐器心生敬意,也明白了复原这件断代乐器的不易。我们更应该将自己的东西传下来,不能丢失本心。
总有人看到箜篌会让为这件乐器是竖琴,其实它与竖琴大有区别,只是形似,但是距今历史学家考察,箜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唐代广为流传,传往外域。深受邻国喜爱。因为是宫廷乐器,所以箜篌并不能如其他乐器一样在民间流传,所以箜篌这件乐器断代了三百多年,但在恩师以及众学者的努力下,涅槃重生。因此作为一名箜篌的学生我感到非常荣幸,一切都是缘分让我们相遇,不是你选择了箜篌,而是箜篌选择了你。在传承这件乐器,和弘扬文化自信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