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之前,在圣托里尼和布拉格之间,还是稍稍犹豫了下,最后孩子说要去悬崖酒店,要看蓝顶教堂,于是成行希腊。
想带本书,以打发十几个小时的飞行,看了行程,再加上临行前恶补了一点希腊史,决定带本《我在故宫修文物》。
米科诺思岛和圣托里尼岛一共呆了四天三晚,日程宽松,不疾不缓,人也变得慵懒。
比如现在,坐在悬崖酒店的露台,爱琴海一收眼底,迎着徐缓轻微的海风,我徒手码字。
岛上的时间以自由活动居多,导游推荐了一些行程,收费不菲,除了游艇,其他决定不去。
在米岛的当天,团友们都跟导游出行了,剩下我们,先去觅食吧。
语言不通,手机地图因为信号弱,一直在转圈,简直寸步难行。那就随心而行,走哪算哪。
视线不远,看到了一片沙滩,就朝那去了。不用看脸庞,只要撑着伞的,必是中国人。比如我,撑着伞,戴着遮阳帽,孩子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不用撑伞,你晒了也比一般人白;我说我晒的胳膊疼,他嗤之以鼻,说你真是特立独行啊。海边的风真大,伞不大撑得住。走近沙滩,一排排洋妞趴在沙滩上日光浴,大多身形曼妙,黝黑发亮;孩子白了我一眼,我默默地收起了我的遮阳伞。
在一片喧闹里,我俩坐在沙滩边餐厅里,对着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希腊文菜单,暗自神伤。来了一帅哥服务员,儿子再次用他的中式英语让我们充了饥,我仍然食不下咽,他依旧大快朵颐。
往回的路上,我又撑起了伞,一直安然无恙的它,就在这短短的来回往返里,断了三根伞骨,大约也是嫌弃自己出境频率太高,忿忿我给予的劳动强度;跟了我八年,在这异乡,竟也想我入乡随俗,不合时宜的一下坏了彻底,回酒店的路上,怎样都别扭,不舍也决绝的把它投入了路旁垃圾桶。再美再好,失去了意义,丢了也无妨。后来想买把伞,一直没能如愿,看来这个国家的人,还有来这个国家的人,真的是不需要伞的。
这边的下午四点多钟,太阳仍然很高,紫外线强度爆表,我们决定在酒店休息会儿。前台要了杯咖啡,躺着看会儿书,然后安静下来,补了个午觉,已是下午近六点,决定出门。
导游跟我们说,整个岛上就28辆出租车,你根本不要想伸手打车这回事;又说公交车40分钟一班,也是极难等的。我和儿子一出门,往前走了约十米,就看到一辆出租车正等着避让主干道车辆,哈哈,真是缘分。儿子的蹩脚英语派上用场了,简单交流了一番,并把之前让领队给自己发的定位给司机看了一下,给了我们一句“ok”,出发,一路慨叹,运气不是盖的。
到达米岛小镇,虽是人流如潮,因为没有导游限定多长时间在哪集合,所以我们却闲庭信步,四处晃荡。
六点多钟的太阳照射在水泥地面,蒸腾起阵阵热浪,透过屋顶的缝隙,辣疼疼的紫外线直射我的脸庞;环顾四周,一片深蓝,延绵不断,没撑伞,忽然也觉没那么燥了。
小镇上大多是卖些纪念品的商店,我们转了许多的店,饱了眼福,长了知识,看到了传说中的风车,决定一定要乘公交车回酒店,感受一下这个国度的公共服务设施。谢谢机智的我,出门带了张酒店的名片,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对着大概是地址的文字,在公交站台,轻易地找到了回去的车。拿着名片,给坐在一个售票亭的售票小哥哥看,他卖给我们两张票,每张1.8欧元。上车,又给司机大叔看了下地址,一路眼都不带眨的看着路旁,生怕错过,结果当然是安然的下了车,回到了酒店。
在圣岛,去看了日落。穷其所学,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它的美。最怕拥挤人多的我,在人流不断涌向观景平台,也坚持着没有离开,因为我想照片拍的多美轮美奂,也不及我用眼睛去观赏,用心灵去感受。当太阳最后一丝光晕落尽,沉入大海,只能用两个字表达我的内心:醉了。
来之前,旅行社的朋友说,旅行,是要像当地人一样过着几天,是的,偷得浮生几日闲,也学着希腊人缓下来,慢下来。
惬意,缓慢,舒适,安宁,这虚度的光阴,真真好。
书不成字,纸短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