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先河的窗花里的故事,山西剪纸—寻访剪窗花的老人口述史

郭梅花 著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山西剪纸的非遗保护,全面做好非遗项目和剪纸传承人的记录和保存工作。2016年,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组织启动了面向全省寻访剪纸老艺人们口述史的记录工作,以真实、全面、系统地将剪纸传承人的师从、技艺、风格、影响和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还原与再现。

编撰此书是因我的贵人冯骥才先生,他对我多次提起:我很喜欢你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元素,也有现代的视觉表达。尤其是你们山西传统剪纸花样,在中国剪纸界非常有代表性,保留了较多远古的图腾符号,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要尽快收集和整理这些活着的技艺,最好是用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下来,因为,那是最真实、最鲜活的心灵历程。

历时两年多的寻访过程,我走遍了全省一百多个市县乡村,寻访到五百多位剪纸老艺人,收集了上万件的老剪纸花样,记录下三十多万字的口述史原始资料,也听到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为此,我尝试着用口述史的方式,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多位老艺人,整理编辑出这本《寻访剪窗花的老人们》,通过面对面与每一位剪纸老艺术家的沟通,探索山西传统剪纸的独特魅力。

本书以“口述档案”形式整理出版,为口述史的数据库建设、数据化保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追寻佛堂峪村-刘四花

文化馆里的剪纸-赵俊杰

东方艺术博览馆创始人-郑洪峨

窗花世家传人-王继红

阳城县里的窗花 - 赵彩霞

青家墕的巧遇-刘香兰

正月里的柳林-刘桂兰

不一样的窗花-冯天香

夜访庞家会-王计汝

庞家会的故事-刘玉莲

再回吕居堡村-李前凤

吕居堡村的窗花-郭秀红

幸福的老两口-武玉莲

妈妈的讲究-张金莲

追寻苏兰花的人-段吉庆

盛夏里的运城-李建肖

静乐窗花之乡-李计娥

陶梁村的窗花-冯珍梅

陈妈妈的剪花故事-陈保香

代县窗花-侯虎莲

多彩的窗花-李久林

五颜六色的窗花-戈家坡

三代人的传承-任二仁

后记

剪纸艺术是一门口传身授的技艺,它是人在艺在的绝活。随着传承人的相继离去,留住老艺人们的口述史资料,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了做好寻访老艺人的口述史,我们首先制定了寻访的方案,怎么记录,如何实施等方面的计划。后来,在实施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做口述史的工作,为“传承人立传”,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活。

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俗,加上不同的方言,给寻访记录加大了难度。每次需要有当地会员的陪同,才能更多的了解到传承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特长,才能完成完整的记录,作为第一手资料。

自2016年开展寻访工作以来,经历了无数个难忘的日日夜夜,经常是在下乡的路上,一个月出差好几趟是家常便饭。

令人欣慰的是苦尽甘来,所有的付出换来了今天的回报,《寻访剪窗花的老人》一书的出版,开创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编撰的先河,同时,也再现了山西剪纸传承人的精彩人生。

此书我第一要感谢的是冯骥才先生,提醒我寻访剪纸老人们时一定记录着作者的故事,其次非常感谢上级主管部门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陪伴我的同行张占芳老师,郭素勤会长,李怀应秘书长,任香平副秘书长,赵志强先生和在寻访的路上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同行们。

寻访口述史是我的处女作,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郭梅花

2019年10月于太原

本文获得郭梅花老师授权转载,关注今天学点啥,一起学剪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