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静而不乱,是一种坦然]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方方面面有很多被世人称赞之处。

曾国藩为官多年,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静坐片刻,反省自身,思考做人做事的方法。

每当遇到事情,他都会三思而后行。

有时候还会点上一炷香,深思熟虑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一个最佳解决办法。

因为有这个好习惯,他很少出错,更是改掉了他年轻时太过急躁的脾气。

曾国藩有句名言,堪称“行事第一要义”:

凡遇事须安详和缓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世事大多如此,以平和之心面对事情的人,往往都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近些年,越来越佩服一种人:

急事面前沉着冷静,总能想到万全应对之策;大事面前沉得住气,总能以不变应万变;小事面前不慌不乱,总能面面俱到梳理清楚。

事事从容之人,都十分厉害,千难万险总能游刃有余。

不知你是否听过德州扑克牌游戏?

在牌局对决中,牌手的脸上若是有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都有可能透露自己的底牌,然后满盘皆输。

这场游戏里,管理好情绪就是关键所在,再顶级的牌手有时也会因一点慌乱而输掉全部身家。

游戏里最后的赢家,一定都是“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之人,人生的赢家亦是如此。

苏轼说:“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不急不乱,给自己一点时间,给灵魂一些空间,稳中求进。

静而不乱,留有处世的智慧,定有遇事的坦然,水到渠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