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当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读它,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又或者说,想谈,但是找不到谈论的资本。


      凌晨4:00醒来,再也睡不着,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思绪万千,来到阳台,猛一抬头发现阳台上的杜鹃花开得格外灿烂,红花夹着绿叶,晃耀在阳光下。


      在阅读过程中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的离去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死亡,面对生命的消逝,让人生归于沉净。


      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并非同义词,或许时间的长短,从来都不能决定价值的大小,我们应该接受所有的一切,承认过去不要否认它或抛弃它。


      从出生到成长,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将来会死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去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能接受随时都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


      突然我想起了曷吉夫读书小组的核心,这个结论和曷吉夫先生的理念是一样的,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


      读在关于家的时候“心理安全”这个词是我第一次听到,而它代表的是家,我一直知道家的重要性,但是我一直不明白,它在心里的地位原来代表的是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着你,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工作也办不到。


      别庸人自扰,一切皆是空,生活是用来感受的,我们应该去体验,去经历它,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用心去体会这种感觉并看见它。


      一切皆空,让我懂得人生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它的结果都是一场空,那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让自己快乐的去生活呢?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终将经历,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的表现,如果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接近死亡也并不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不管你生活在哪里,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远见,过去的我也是这样,看不到自己的将来,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潜能,然后尽量去适应各种发展和变化。


      本书中的每一句句子都像在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都有同样的开始~诞生,我们也有同样的结局~死亡,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原谅自己并原谅他人。


      当明白到人终将死,越接近生命的终结,越把身体看作是个壳,仅仅是一具装有灵魂的外壳。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到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因为有生就有死。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今天下午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大货车追尾把我撞开20多米远,车尾和挡风玻璃全部碎掉,我的脚有三处受伤,撞压下脚变成了乌黑淤青色,幸好没有伤到骨头,其它一切正常。

     

      在巨大的碰撞中,那一刻我体现到面对死亡的恐惧,那一刻我意识到死亡离我那么近,我深刻的领悟到,书中所讲,如果你能懂得死亡,那么你就更懂得怎么去生活。

     

      或许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份礼物,让我更好地去读懂生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