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红色颜料,墨文房之物,黑之源也。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語初出: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人择良友而交,禽择良木而栖。
自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濯清涟可以不妖,但出淤泥怎能不染。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種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关系。
成语典故:
晋朝大臣傅玄是个品学兼优的人,为人正派,很受皇帝尊重,被请来做太子的老师,既太子少傅。
皇太子府里属员很多,有宫女太监及一大批办事的吏官。許多人百般讨太子喜欢,阿諛逢迎,陪太子耍玩,太子要怎样便怎样,在这样环境中,学好很难,而这些人的品格不高。为此,傅玄很忧慮。
有一天他给太子讲课的時候,讲道:"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皇帝,那么,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人。譬如,什么事物常接近朱砂,就会被它染红;多接近墨,就会被它染黑。对自己则一定要要求很严,行为要端正,这样,周围的人才会跟你学,正派人才会围绕到你身边来。譬如:声音清亮,回声就一定和美;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正。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义的话就听得多,自己的行为就会逐渐符合规范准则。但是,倘若你多接近小人、坏人呢,那就譬如进入卖鲍鱼的店一样,時间久了,你就闻不到兰花的芳香了″。
这番话被皇帝知道了,认为非常好,就命令把它写在屏风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让他每天读-遍,把它叫《太子少傅箴》
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决定今后人生轨迹和人生成败。即使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在一个坏的社会氛围中也会慢慢被侵蚀。人生初如白纸,后天教育如白纸上绘画,若周围环境一片肮髒,不经意间,白纸被外界污浊侵染,即使一个已经拥有了美好的品质,但黑色墨点的侵染依然会玷污他原本高洁的人品。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成长大有裨益,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