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根据空间位置进行表连接

ArcGIS的点要素可以在属性表中与缓冲区图层进行基于位置的连接,以便在后续操作中进行归类分析。

背景:

    缓冲区发生相交的点,可视为有相关性,需要连接在一起思考。

    在12万个点中,找出有相关性的点,则需要一些步骤来完成。

制作逻辑如下:

    1.所有点在一个点图层中P1。

    2.点图层进行缓冲区分析获取B1。

    3.缓冲区面B1的相交要素进行融合,不相交要素则不发生变化,生成新的面图层B2。

    4.点图层P1属性表与面图层B2进行属性挂接,获取B2要素信息的。

    5.点图层P1中拥有相同B2要素信息的点具有相关性,则选择出来单独进行分析。

环境:

    ArcGIS10.1

    12万个点的数据图层

    缓冲区图层B2

此处仅针对步骤4,5进行说明(步骤2,3可查看上篇文章:ArcGIS创建缓冲区并相交融合)

步骤4.点图层P1属性表与面图层B2进行属性挂接,获取B2要素信息的。

    打开P1属性表,选择 连接和关联 --- 连接 :

    在 “ 要将那些内容连接到该图层(w)?”  选项中,选择 “基于空间位置的另一图层的数据”。

    在“选择要连接到次图层的图层,或者从磁盘加载空间数据(L)”选项中,选择对应的B2缓冲图层。

    最终生成对应的图层P2。P2的结果是,所有的点落在缓冲区中,将对应的缓冲区ID填入P2的属性表中。

    P2属性表中多出一列名字 OBJECTID_1,该列为对应的缓冲区B2的ID号。

    步骤5.点图层P1中拥有相同B2要素信息的点具有相关性,则选择出来单独进行分析。

    将P2图层的属性表导出为“文本”,随后修改后缀为".csv"并将编码调整为ANSI,使用EXCLE打开并另存为“.xlsx”文件。

    使用Excle进行分析。

    通过“=COUNTIF()”方法统计出每个缓冲区ID号“OBJECTID_1”出现的次数,然后进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查看出现点最多的缓冲区开始,逐一进行分析其关联性,并随时与ArcGIS中数据进行联动分析。    




原创内容,抄袭必究

---20190805

---David.Ocea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