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我不是药神》刷了屏,好评率爆增,小编也是马不停蹄的去看了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0,上映四天破十三亿的惊人票房,社交平台上口耳相传的零差评电影。让成千上万人揣着期待走进了电影院,然后在影院昏暗的光线里哭到颤抖。
影片讲述了一群无力购买“正版”药物格列卫的白血病病患恳求保健品店主程勇从印度走私仿制药,程勇成了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总代理商。电影中瑞士的“格列宁”2万元一瓶,而印度仿制药只卖几百元。程勇也由此卷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涡,最终被判5年有期徒刑。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原型陆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称为“药侠”、“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他所代购的是治疗白血病靶向药“格列卫”。瑞士诺华的“格列卫”在国内售价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制药仅几百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铤而走险。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戳到了无数人的痛点。一位身患白血病的老太太被警察扣押时说的一段话:“领导,我求求你,别再查假药了行吗。这药假不假,我们这些吃药的人还不知道吗?我吃了三年正版药,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可你们非说这是假药。不吃药,我们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小病输掉一头牛,大病卖掉一栋楼”,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坊间流传着这些“经典”的段子。《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引起诸多共鸣,让观影者笑中带泪,是因为它戳到了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生存之痛。“天价”抗癌药,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导致众多患者一病致贫,为看病倾家荡产,一人生病,拖垮全家的主要原因。
在昂贵的药品定价体系中,穷人病不起,得了绝症相当于等死。如何能让更多患者吃得起药,不让患者终于“穷病”,是普通大众亟待解决,又无能为力的社会议题。
电影中,程勇卖印度仿制药收到了一纸箱的“救死扶伤”锦旗,成了病患心中的“药神”,他让白血病病患看到了希望!仿制药与专利药中间的差价,是穷人伸手难以够到的高山,“药神”程勇成为了他们生存的最后希望。但他不是现实中的“药神”。
那么,谁才应该是“药神”?
影片有个镜头:“希望”两个字越来越大直到变焦模糊。谁是药神?是让人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
这个希望就是患者买得起救命药!这个希望实现须靠医保。电影最后程勇说“没人再会用那印度药了,格列宁进医保了”,病人买得起正版药了。
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规范集中采购环节,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创新药上市步伐、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
现目前,我国医保覆盖率超过95%,但医疗保障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小编认为,我国医保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是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医改力度。一方面,通过社会医保和精准的医疗救助保证所有人病有所医,另一方面,用商业保险满足中高收入阶层的高端医疗需求,充分释放中高收入阶层的医疗需求,支撑医药技术创新。
二是加强国内自主药品的研发,掌握定价权。推动医疗改革,推进健康中国。
最后,相信医保能惠之于民,成为正真的“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