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平民皇妃上官燕的传奇故事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主子,夜深了,这里风大,奴婢扶您进去歇息吧。”

宫女杏儿一边劝说,一边给主人披上披风。

“杏儿,你听到了吗?有人在唱歌,有很多人在唱歌。”

“今天是中秋佳节,合宫摆宴,赏月吃酒,想必是宴席还没有结束吧。”

上官佳人黯然神伤,像她这种最末等的嫔妃是没有资格参加皇宫宴席的。看着天上的明月,越发伤感,过了一会,也觉得无趣,只好扶着杏儿的手回去了。

杏儿给主子倒了一盏热茶,又去给主子打洗脚水。上官佳人摸着杏儿的小脸说道:

“跟着我这样不得宠的小主,委屈你了。”

“主子说哪里话,能伺候主子是奴婢的荣幸。主子也不要灰心,俗话说的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主子对皇帝陛下的一片痴情,皇帝陛下早晚会知道的。”

“他会知道吗?”

“会的,一定会的。”

上官佳人原名上官燕,出身小康之家,父亲经商多年,她原本过着幸福的小姐生活,但是因为少年时偶得一幅皇帝陛下的画像,便梦想有一天能嫁给皇帝。不管父母如何劝说她,她还是要执意进宫。没想到入宫后,只是被封了一个佳人,等了两年都没见到皇帝的身影。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她只能看着皇帝的画像出神。

转眼又是月圆之夜,上官佳人伤秋悲怀,兴致所起,弹了一首《皎皎月》。在外闲逛的皇帝听到琴声,立马被吸引过来。

他问是谁住在这里。

王总管说:

“回皇上,是上官佳人,入宫已经两年了。”

一曲终了,正在抚琴的上官佳人见到皇帝站在自己面前,竟然呆住了。

王总管急了:“大胆,见到皇上还不接驾行礼。”

皇上摆摆手说:“不妨事,不妨事。”

杏儿赶紧拉着主子下跪。

上官佳人这才反应过来:

“臣妾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扶起她的手说:

“寡人听你方才所弹的是《皎皎月》,荡气回肠,十分美妙,你可否再为寡人弹奏一曲《星星泪》呢?”

“臣妾遵旨,臣妾不才,还请皇上恕罪。”

杏儿给皇上捧了一盏茶,皇上一边品茶,一边听曲,不知不觉,竟留下了眼泪。

皇上拉着上官佳人的纤纤玉手说:

“这些年,寡人冷落你了。”

“皇上言重了。作为皇上的妃嫔,能够等着皇上,盼着皇上,这是臣妾的荣幸。”

皇上把她的手握的更紧了。

上官佳人拿出皇帝的画像,说现实中的皇帝陛下比画像上更加英俊威武。

看着自己的画像已经微微发黄,就知道她已经珍藏了许多年,皇帝没想到世间还有这样一个女子对自己如此真心和痴情。他问:

“如果寡人一辈子都不来呢?”

“那臣妾就苦等一生。”

皇上把她搂的更紧了。

第二天早朝结束,皇帝陛下命王总管去传旨,封上官佳人为贞贵人,赏锦缎百匹,玉器、珠宝各10件,还有上等古琴一把。

王总管走后,杏儿赶紧给主子磕头,高兴的说:主子终于苦尽甘来了。

贞贵人拿了10匹锦缎赏给杏儿,又把掌仆司新送来的两名宫女和两个太监交给杏儿管理。杏儿赶紧叩谢主子大恩。按照规矩,佳人这种末等妃嫔只有贴身宫女两名,而和杏儿一起伺候贞贵人的另外一个丫鬟早就耐不住寂寞,攀高枝去了。这一年,只有杏儿一个人陪在贞贵人身边。

贞贵人说:以前觉得春暖宫处处都冷,现在终于暖和起来了。

贞贵人一连承宠3日,皇后娘娘坐不住了,她立即派太医院的贾太医给贞贵人送去“安胎药。”入宫两年,贞贵人虽不曾侍寝,可她也了解后宫争宠的手段。她心里很清楚,这碗安胎药实则是避子汤,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一饮而尽。不是她不想要孩子,也不是她惧怕皇后,而是在孩子和皇上面前,她选择了皇上。没有孩子,皇后就不会把她当成威胁,她才能更好的与皇上长相厮守。

喝下避子汤这件事,贞贵人并没有告诉皇帝。

在宫里,皇后娘娘所生的大皇子是长子,也是嫡子,现年已经16岁,柳贵妃所生的二皇子也已经15岁,朝中大臣开始催促皇上早立太子,以安朝纲,稳民心。

殊不知,皇上最烦心的就是这个。大皇子虽是嫡长子,但是中规中矩,天资平平,做事也缺乏主见。皇后的兄长在朝中又是重臣,皇上很担心来日大皇子登上皇位,会有外戚把持朝政。而柳贵妃所生的二皇子性格冷酷无情,缺乏悲悯之心,皇上也不想选他做皇子。只有三皇子是皇上最中意的人选,但是三皇子的生母出身一般,皇上怕朝中大臣反对。

不管是皇后还是柳贵妃,都出身名门世家,在朝中都有着不小的势力,立储之说也是后派和妃派的两拨大臣挑起来的。那一天晚上,皇上偶遇贞贵人,正是为立储之事心烦,所以才外出散闷。

得知皇帝在为立储之事烦忧,贞贵人在枕边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皇帝保持中立,平衡两方势力,最后斩获渔翁之利。皇帝很满意,夸赞贞贵人冰雪聪慧。

眼看嫡长子已经成年,立储之争越来越热。为了保护好三皇子,皇帝随便找了一个理由,下旨把三皇子的生母降为贵人,携三皇子迁入春暖宫隔壁的秋雨宫居住。皇后和柳贵妃以为三皇子和她的生母失宠了,暗暗得意。做完这一切,皇帝又让贞贵人派人暗中保护好三皇子。此后,贞贵人经常来秋雨宫和三皇子的生母作伴,对待三皇子也视如己出,三皇子特别喜欢贞娘娘。

这一天,后派和妃派的两拨大臣又为了立储之事在朝堂吵得不可开交,皇帝觉得所有人都在算计他,所有人都盯着他的皇位,一怒之下,竟然口吐鲜血。卧床养病之际,他思考许久,终于决定立储。身体稍微好点后,皇帝屏退左右,悄悄写好遗诏,立三皇子为皇太子,没想到这一幕被王总管看到。他趁皇帝不注意,悄悄打开了遗诏,然后把这一切告诉了皇后。皇后得知,先是生气,然后着急,最后冷静下来,她决定借助柳贵妃之手,除掉三皇子。

过了几日,三皇子突然落水,这一幕被贞贵人派去的侍卫看到,他赶紧跳水救人,所幸三皇子只是呛了几口水,并没有生命危险。看着自己的主子被救,服侍三皇子的太监小安子害怕极了,没过多久就畏罪自裁,弄了个死无对证。经此一事,皇帝知道遗诏的秘密已经泄露,他也知道三皇子落水,和皇后,柳贵妃都脱不了干系。随后,他下旨将身边的内侍全部斩杀,又以大皇子已经成年为由,为他赐婚,并封他为忠安郡王,即刻出宫开府。

皇后娘娘哭哭啼啼,来为自己的儿子求情。皇帝给她两条路选择,要么安分守己,以后好好做个太后,要么去忠安郡王府做太妃。听了皇上的话,皇后跪坐在地上,感觉好像天塌了一般。

明知君心难以回转,皇后娘娘还是不死心,让自己的兄长连络朝中大臣,一起上书为大皇子求情。殊不知皇帝已经忌惮自己的大舅子很久了。很快,皇上就以居心叵测,欲意逼宫之罪将皇后的兄长革职流放,其他后派的官员也一一处置,为来日三皇子登基铺平道路。

没想到自己的夫君如此狠辣无情,皇后娘娘心如死灰。她很想出宫陪伴儿子,可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家族,她必须要保住皇后之位。

看着皇后娘娘的这番遭遇,柳贵妃感到唇亡齿寒,她日夜担心自己谋害三皇子的事情会被皇上发现,逢人就说:三皇子不是我杀的,不是我杀的... 大家都说柳贵妃疯了。

皇帝虽已知道真相,但是为了皇家颜面,也不好过于降罪,只能下旨把柳贵妃降为贵人,迁入寒静宫养病。因为贞贵人保护三皇子有功,皇帝下旨封她为贞嫔,加二品衔。

册封典礼当天晚上,皇帝就来到春暖宫陪爱妃用膳,他感慨贞嫔不能为自己绵延子嗣,贞嫔立马下跪请罪。皇帝扶起了她,想宣太医为爱妃诊治。贞嫔不想波及无辜,于是半吐半露说起了当年的那碗坐胎药,又说太医院的人是奉了皇后之命,请皇上不要牵连无辜。听了爱妃的话,皇上对皇后的不满又增加了一分,对贞嫔的心疼又多了十分。第二日,皇帝下旨废后,然后把没有生母的五皇子交给贞嫔养育。这位五皇子的脖子上有大片胎记,容颜粗陋,但是贞嫔毫不嫌弃,悉心抚养教导。天长地久,五皇子和自己的养母感情日渐深厚。

一年后,邻国的国王前来为女儿求招驸马,说自己的公主已经爱慕二皇子许久。皇上为了边境和平,就把二皇子送去和亲了。二皇子离宫后,皇帝下旨,正式册封三皇子为太子,册封三皇子的生母为皇贵妃。诸事已定,皇帝和贞嫔开始了双宿双飞的美好生活。

虽然出身富商之家,但是贞嫔从小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不差。她在春日陪皇帝赏花,夏日为皇帝烹制荷花香茶,秋日和皇帝一起咏菊花诗,冬日同皇帝一起踏雪寻梅,皇帝称赞她妙手才思,是一朵玲珑剔透的解语花。

等到五皇子10岁之时,皇帝称赞贞嫔养育皇嗣有功,封贞嫔为贞贵妃。贞贵妃和皇贵妃感情交好,共同协理六宫,皇帝陛下很是满意。

虽然地位在皇贵妃之下,但是皇帝对贞贵妃极为宠爱,即便后宫添了新人也情分不减。贞贵妃早已从春暖宫迁入了金桂宫居住。金桂宫富丽堂皇,宽敞无比,丝毫不逊色于皇后娘娘的住所。由于皇帝的偏爱,金桂宫珍宝无数,奴仆成群。贞贵妃现在锦衣玉食,穿金戴玉,出门就是八抬大轿,排成长队的太监、侍卫、宫女,前呼后拥,十分威风。

这一日,贞贵妃坐轿出去,在路上看到一个宫女正在挨打。没想到这个宫女居然是叶儿,叶儿就是当初那个嫌弃贞贵妃不得宠,背弃主子的宫女。虽然讨厌叶儿,但说到底也是自己的旧仆,贞贵妃就下令把叶儿带走了。

叶儿趴在华丽的地毯上,哭着说自己知错了,求主子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杏儿站在一旁,一脸鄙夷。贞贵妃用穿着高跟绣花鞋的玉足托起叶儿的下巴说:

“瞧这可怜巴巴的样子,本宫都心疼了。你说到底是本宫的人,本宫怎么会不给你机会呢。只是你当初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总要付出一点代价。”只见贞贵妃冷着脸说:

“把叶儿拉下去,杖责三十!杏儿,你把金桂宫所有奴才都叫来,在旁边看着,让他们知道背叛主子是什么下场。”

“是,娘娘。”

贞贵妃坐在廊下,品着茶,吃着八珍糕,看着叶儿被杖责。行刑结束后,两个太监把叶儿架过来谢恩。叶儿气喘微微的说:

“娘娘怎么惩罚奴婢都可以,只求娘娘不要赶走奴婢。”

叶儿的伤痊愈之后,贞贵妃下旨让叶儿做厕奴,专门负责给主子洗刷马桶。眼看自己又能留在主子身边,叶儿洗刷马桶也心甘情愿。

晚上,杏儿跪在床边给主子洗脚的时候,贞贵妃说:

“杏儿,这些年你尽心服侍本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眼看你年岁渐长,都是本宫耽误了你。你要是想出宫,本宫可以为你寻个好人家。”

杏儿听了,马上磕头说:

“是不是奴婢做错了什么?娘娘想要赶走奴婢。如果奴婢做错了什么,但求娘娘责罚,不要赶走奴婢好不好?”

“你快起来,本宫不是这个意思,你误解本宫了,本宫只是想你能去过自在的日子,没有要赶你走的意思。”

“回主子话,奴婢不想出宫。娘娘对奴婢有大恩,奴婢只希望这辈子都能在娘娘身边服侍娘娘。”

听到杏儿这么说,贞贵妃也不好说什么了。其实作为金桂宫的大宫女,杏儿手里管着几十个宫女和太监,权力很大,她在宫里走路都是趾高气昂的。至于吃的穿的,也都是上等,还有不少人巴结讨好她。过惯了这种生活,哪里还愿意出宫嫁人呢。

如愿留在主子身边后,杏儿更得意了,只是她见不得叶儿居然又能回来伺候,于是得了空就去羞辱她。有一天,当她正在羞辱刷马桶的叶儿时,被贞贵妃看到了。看到主子一个犀利的眼神,杏儿马上害怕了。

回去之后,见主子一言不发,杏儿只好跪下。贞贵妃冷冷的说:掌嘴!

杏儿呆住了,她一直觉得主子很宠自己,实在没想到主子居然会为了一个不忠心的厕奴让自己掌嘴。她迟疑了一下,没有动手,只说自己以后再也不敢了。

看着杏儿恃宠而骄的样子,贞贵妃怒了。她喊道:

“小柚子,过来,替本宫掌嘴。”

小柚子不敢迟疑,只好动手行刑。

杏儿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她觉得屈辱至极,委屈至极。殊不知在主子面前,自己哪有资格说委屈呢?哪有资格谈尊严呢?作为奴才,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主子的命令,一旦违背,那主子的权威何在?

到了晚上,贞贵妃下令让杏儿手举灯台跪地守夜,认真反思自己,反思好了就留下伺候,反思不好就出宫嫁人。

这一夜,杏儿泪流满面,她不仅没有任何反思,反而积累了一肚子对主子的怨气。

第二天一早,皇帝前来用早膳,看到杏儿憔悴的面孔,红肿的眼睛,好奇的问怎么了,贞贵妃随便找个理由掩饰过去了。离开时,看着杏儿欲言又止的神情,皇帝似乎明白了一切。

晚上,皇帝下旨传杏儿过去问话。到了皇上面前,杏儿一行委屈一行泪,哭得抽抽噎噎。听了杏儿的话,皇帝笑着说自己会补偿她的,问她愿不愿意做天子的女人,杏儿又惊又喜,觉得天上掉下了一块大馅饼。当晚,皇帝宠幸了杏儿,第二日封她为玉佳人,赐居春暖宫。

看着这波操作,贞贵妃冷笑了一声,她知道皇帝对杏儿早有心思,只是碍于她的情面不好意思罢了,她也知道杏儿长大了,心也大了,所以想把她送出宫嫁人。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杏儿飞上枝头以后,贞贵妃见叶儿刷马桶许久,毫无怨言,于是就把她调到身边伺候了。

从宫女摇身一变成主子,杏儿的心开始膨胀。在春暖宫,她经常打骂自己的两个小宫女,处处显摆自己的主子威风。仗着自己得宠,她天天在皇帝枕边吹风,说贞贵妃并不是真心爱慕皇帝,而是和皇上玩套路,还说皇帝的那幅画像是贞贵妃进宫后向宫廷画师要的。听了杏儿的话,皇帝对贞贵妃日渐冷淡。有一天,杏儿向皇帝撒娇,想讨要叶儿来服侍自己,皇帝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叶儿哭着不愿离开,贞贵妃只劝她万事忍耐,以待来日。

看着叶儿来到自己身边,玉佳人喊道:

“大胆奴婢,看到本宫还不跪下。”

叶儿狠狠地说:

“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贞贵妃对你恩宠有加,你非但不感恩,还这样对她,你就不怕遭天打雷劈吗?”

“贱婢,敢说本宫背信弃义!当初是谁嫌弃我们春暖宫不得宠,自己要离开的啊。你这种人才应该遭受天打雷劈,我只不过骂你两句,贞贵妃竟然为了你这个贱婢要惩罚我,她有今日都是她自找的。现在本宫把你弄到这春暖宫来,我看以后还有谁护着你!你就好好伺候本宫。”

晚上,玉佳人让叶儿给自己洗脚捏脚,还逼迫叶儿喝自己的洗脚水,把叶儿折磨的想要寻死觅活。想起贞贵妃说的万事忍耐的话,叶儿冷静下来了。

过了几日,皇帝来春暖宫,看到玉佳人正在鞭打叶儿,心中很是反感。此刻皇帝对玉佳人的新鲜感已经过去,在看清她的人品之后,对这种卖主求荣的奴才更加讨厌。晚上,贞贵妃又向自己求情,想把叶儿要回来。玉佳人说到底是贞贵妃的侍婢出身,皇帝这般大肆宠幸,本身也觉得有点对不住贞贵妃,于是就下旨让叶儿回到了金桂宫。

经此一事,贞贵妃和皇帝的感情出现裂隙,再难回到从前。皇帝也觉得有些疲倦,作为皇帝,这世间从未有人真正理解过他,他也无法理解旁人;纵有天下,也难敌空虚寂寞,久而久之,竟沉迷于日日饮酒买醉,皇贵妃和贞贵妃苦劝无用,只好由他去。皇帝之前吐过血,本来身体就不好,这些年又过度纵欲,身体更加虚空。在酒精的作用下,不到三年就驾鹤西去。

皇帝驾崩后,皇太子登基。君临天下,他封自己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封贞贵妃为贞慈皇太妃,封自己的五弟为恭顺亲王;又下旨让玉佳人一干人等为先皇陪葬。新皇帝希望贞慈皇太妃能留在宫中居住,贞慈皇太妃说自己少年时爱慕先皇,以至于被深宫囚禁半生,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皇上何不赐她自由。

听到皇太妃这么说,皇上也不好强留,只能多多赏赐太妃金银财宝,又允许太妃带走金桂宫的奴仆,还说以后有空会到恭顺王府给她请安。

贞慈皇太妃谢过陛下。一个月后,她带着叶儿和其他宫女,太监,来到恭顺亲王府。得知母亲回来,恭顺亲王早早率领王府众人在门口等候,见到母亲就磕头请安,王府的下人们也纷纷给太妃叩头,乌压压跪了一地。看着这气派的王府,贞慈皇太妃很高兴。在这里,她才是真正的王太后呢。

贞慈皇太妃后续的故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盛都有三绝。一曰醉仙阁,求其一饮,此生足矣;二曰古里香,楼中吃食,天下独一;三曰琳琅阁,阁中美人,世间罕见。 三绝...
    怂小瓜阅读 806评论 0 4
  • “局毛屯,这个名字好怪哦,怎么有这样一个地名?”母亲向儿子发问。儿子笑眯眯的没言语,胸有成竹地前行着。 局毛屯在灵...
    自由自游阅读 400评论 0 2
  • 01. “算了,我来嫁。” 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恭恭敬敬站在太后身后为她捶肩。 外祖母年纪大了,一到阴雨天气,关节...
    七号蜻蜓阅读 5,726评论 29 329
  •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9期活动。) 大兴二十年春,皇后刘梦病重,需神物凤凰血作...
    凡世炼心阅读 6,209评论 90 398
  • 本文作者:梁良公子 本公众号这"梁良公子影评"开始招稿,详情见我之前的文章 《万凰之王》这部剧瑕不掩瑜,评分虽然不...
    梁良公子影评阅读 1,17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