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医案

贺某,女,62岁――一般情况

下肢浮肿,全身憋胀疼痛两年多――浮肿,湿邪水饮所致,直接原因脾虚;憋胀疼痛,湿邪阻滞不通则痛

先用西药利尿剂时轻时重,后又改用中药五皮饮,五苓散,防己茯苓汤,实脾饮,茯苓导水汤等治疗也时轻时重,最近两个月来,某医又予补中益气,十全大补等汤治疗,全身憋胀更加严重――不对证,病情加重

细审其证,除上述诸症之外,并见头晕头胀――头晕,头部气虚不足所致;头胀,头部气滞所致

胸胁苦满――有物阻滞在此

腹满腹胀――气滞所致

心烦心悸――心烦,火热之邪所致;心悸,血虚不营或火热之邪所致

失眠健忘――肾藏精不力或肝疏泄太过

舌苔薄白――主表证、寒证

舌质暗――主血瘀

脉沉缓――沉,主里证;缓,主湿证

病位:下肢、全身、头部

表象:浮肿、憋胀、头晕、头胀、心烦心悸、

病性:寒热夹杂,以寒为主

病态:虚实来杂,本虚标实

分析归纳:

本病患是本虚标实之证。脾气虚,津液布散失常,水湿凝聚于下肢,致下肢浮肿。气虚,清气不能上达于头部,致头晕。气虚,推动作用下降,津液推动不为,形成湿邪水饮,致全身憋胀,胸胁苦满。气虚,温煦作用下降,血和津液遇寒则凝,致血瘀。有气虚必有气滞,气滞致头胀、腹满腹胀,气滞郁结成火,致心烦心悸。

治疗原则:补气血、温里散寒、祛痰湿、活血化瘀、理气

用药:黄芪、当归、麻黄、桂枝、肉桂、茯苓、泽泻、川芎、丹参、枳壳、木香

朱老处方:

黄芪30,当归10,丹参30,党参10,苍术15,白术10,青皮10,陈皮10,生地10,黄精10,柴胡10,三棱10,莪术10,薄荷3,夜交藤30。

服药6剂后,全身憋胀疼痛、浮肿、胸腹满胀等症均明显好转。继服6剂后,上述诸症竟消失大半。又服10剂,诸症消失而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