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搬家,发现书架上有十来本新书没顾得上看,原封不动从南京搬到上海。《到世界上去》就是其中之一。我都忘记当初为什么会买它了。单看封面和作者名,生出一种伪佛教鸡汤书的错觉。天哪,我怎么会买这种书的。
六月,好奇地翻开,原来是小说。读前一半,以为是一个规规矩矩的麦田守望者式故事。读着读着就飞起来了,从地窜上天,从现实窜进魔幻,分裂到癫狂,暗黑又灿烂。瓦当的文字掌控力,我穷尽一生也不可能拥有。
看书评,有人将他与路内做对比。就找《少年巴比伦》来看。我就是这样遇见路小路的。
我对一种类型的小说非常热衷。简单来说,是某个男孩子的成长故事。包括我头像的出处《看上去很美》,我也把它归于此类。尽管方枪枪只从3岁长到了8岁,可这不也是成长。这些男孩子都有几处共通,第一是有文学天赋,第二是性欲萌动,上幼儿园的方枪枪除外,第三是他们干架泡妞操蛋得很,却对某一个姑娘深情款款。
《到世界上去》的刘小威,《少年巴比伦》的路小路就是这种。前者辛辣,一股土腥味儿和血腥气,后者是哀伤又可爱,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顺势看完路内“追随三部曲”的后两部,《追随她的旅程》和《天使坠落在哪里》。主角都是工人路小路,地点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苏州某县城。后两部痞气更重一些,还是最喜欢《少年巴比伦》里的路小路。
路小路的嬉皮,或者说路内的嬉皮,是真正可以称之为“幽默感”的,让我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来,在这个如此伤感的故事中。二十岁无人可爱的路小路遇到厂医姐姐白蓝,最甜美最腐烂的青春开始了。最后白蓝要走,他无能为力,只能玩蛋。就像他没办法改变职工大停办,没办法不被调去倒三班。第一人称的男性成长小说,很容易让作者自我带入,形成自恋的投射。冯唐老师有多牛逼,他的秋水就有多牛逼,就差没改名叫秋屌了。而路小路很朴实,路小路很亲切。
读完“追随三部曲”,接着读冯唐“万物生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北京北京》。前两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和《万物生长》是好几年前看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我挺喜欢,第二部就开始腻味。反反复复絮叨的都是三件事,内心肿胀,阳具强直,冯唐牛逼。
之所以续上《北京北京》,是因为根据它改编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我本来没看的,但峰峰在追。有天吃饭跟着他瞅了两眼,气得我直摔筷子。冯唐会这么写?看完原著,果然不是那么回事儿。顺道想说七月看的另一本书《我的前半生》。电视剧我也是没看的,只是中午吃饭听同事讲了剧情,好奇亦舒会这么写?找来原著,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改编自同名小说“的意思大概就是主角同名吧。
《北京北京》和前两部还是同样的配方,用李海鹏的话说“只顾着性萌动,又将之混同于诗“。鸡鸡复鸡鸡,鸡鸡何其多。
还是路小路可爱。绝不会连着说两次“我爱你“,因为第一次是为了爱她,第二次纯粹只是为了让她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