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

260.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刘渡舟

这条补述了少阳病的脉证。脉弦细,不像太阳脉和阳明脉那么具体。头痛发烧是伤寒,如果脉浮就是太阳病,现在脉不浮而是弦细,这就是少阳脉,这个病属少阳。属的意思就是,这个病是太阳病,但是见到弦细脉,说明病已入少阳,就不要往太阳上考虑了,否则会犯错误。

如果误发汗,就会发生谵语,因为伤了胃里的津液,同时病人还会烦和悸,心慌心跳。所以少阳禁汗禁下禁吐,李东垣还要禁小便。但是也有可下的,比如大柴胡,柴胡桂枝汤,少阳气郁用的瓜蒂散,所以要知常而达变。

胡希恕

头痛发热时太阳病的症候,但是太阳伤寒不应该有弦细脉,应该浮紧,加上头痛发热,就是太阳伤寒。这里脉弦细,病在里则脉沉,在表则浮;弦脉是中以取之,不浮不沉。摸这个脉,感觉脉比较直,浮取感觉不出来。弦脉也有多种,不是说脉弦就是少阳脉。浮弦和浮紧差不多,都是表实的症候;沉弦则在里,肚子痛也沉弦,应拘急的现象。不浮不沉的弦,是在半表半里,才是所谓的少阳脉。

细就是气虚血少的脉,就是津液虚。表证时,脉浮紧是因为血液和津液充斥在表,所以紧;少阳病是气血都退到了里面,所以在表的脉就细了,不充血了。所以脉又弦又细就是少阳脉。这里头痛发热,脉不浮紧而弦细,所以属少阳。

这一段是辨别少阳病和太阳病,头痛发热一看就是感冒,但是在表还是在半表半里,两可之间,就要靠脉来辨了。脉弦细,说明已经传入少阳了。虽然提出头痛发热,但是临床上总有恶心,和胸胁满的问题。这里区别太阳伤寒和少阳病不同,就用这个方法鉴别。柴胡剂治疗头痛,是常见的,一般都会发热,用小柴胡加石膏比较多。

刘志杰

这条本是太阳伤寒,但是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了头痛发热,但是没有恶寒无汗,但这个症状应该会有,不典型而已。头痛表现多是脖子连带两个额角疼。主要一个问题就是脉弦细,细说明津液少,同时会有点紧,微浮。

太阳中风和少阳中风也和这个类似,如果太阳表证不退,又见少阳,可以用柴胡桂枝汤太少同治。少阳不可汗,发汗则出问题。但是它必定有胃不和的表现,心烦,心下满,胸胁满,这是典型的少阳上焦不通,用小柴胡可以解决。胃气不和,狭义可以认为是胃热津液不足,广义的则是中焦胃不和,可以是阳明,少阳,太阴,甚至厥阴少阴,时方派称为肝胃不和,也是失眠的原因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