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顿悟喜乐人生

作品说明

“善”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意义,贯彻始终,但平时人们耳熟能详、常说常用的善的另一层意思,却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甚至于到目前都没有一本关于“善”的完整阐述的书籍,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句名言,出自易经,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深究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其中“自强不息”讲的是自身主观做事及行动方面要一心向善、尽善尽美、善始善终、止于至善,这个善,是成功,是完美,是奋斗,在本书的体现叫“外善或善行”;“厚德载物”是讲做人内心的仁心和敦厚,体现在心慈面善、亲仁善邻、积善行德、乐善好施上,是布施,是慈悲,在本书体现的叫“内善或行善”。

我们平时常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其实是双善合一的结果,不是人们通常简单理解的只是简单的行善积德的意思,只简单积善行德不能换来至善的幸福,这正是作者在本书的论点,即内善+外善、行善+善行,双善合一、知行合一,总结为双善理论。

双善理论是编者在深研《易经》、深解《了凡四训》及各类国学典籍后,结合自己早期多舛的命运、历次创业失败及成功的经验、长时间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心得等多方面经验精炼而成的感悟之作。双善理论在借鉴参照儒释道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有效的避开了佛家的深涩,道家的隐晦,儒家的繁冗,哲学的深奥,只用一个善字,将以上各种高深文化荟萃融合,让世人都能读懂。在该理念悟通后,编者经过自身应用、教化学生,综合对比、演说探讨,证得其效果显著。可以说,双善理论是各类善书的总目录,行善布施的羊皮卷,是方法论的总纲领,成功理念的压舱石,人生方向的指南针,更是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如何轻松实现的完美归纳。

世人熟知熟用双善理论,內可得心地纯净及世间最高法门,外可获事业成功及人生之道,尤其对于慈善之人在如何正确行善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了然于其中精奥者,可脱胎换骨,化凡为圣,立地成佛,轻松取得自身能力范围内最大成就,乃至更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