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上课,天还未亮明,蒙蒙细雨继续下着,上完第二节课后,总是习惯走出办公室,到校园里走走,第三节课,学校里总是安静又明亮,八点多点,是一天状态最好的时候,也是每种植物最可爱的时候,用一节课的时间,游走在校园里,可以缓缓疲劳,可以适当放松放松。
走到小块小块的池塘边,映入眼帘的人白色的和粉色的睡莲,这是花开得正好,以前都是些鱼儿在里面游荡,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校种起了睡莲,忍不住凑近了去看,拿出手机,在池塘边贪婪地拍照,我还记得第一次关于睡莲的认识是在大学那本《美学》里出现,美学老师介绍过莫奈的“睡莲”,在那以前看到睡莲都以为是荷花。还记得当时老师说有位艺术家去评价莫奈的睡了,用了这样几个句子“水面上点缀了几朵睡莲,
花蕾红透了,色泽如草莓般鲜艳,
花瓣边缘呈白色。再往前看,
一簇鲜花拥成一块漂浮的花坛,
仿佛花园中的三色堇如蝴蝶般飞出,
收敛起淡蓝的翅膀,停歇在这片水上花坛上。
说它是水上花坛,其实也是天上花坛……”后来,让很多的艺术家不再画睡莲了,确实,这样的高度赞美和精准点评,只有莫奈的睡莲配得上。
这也让那时候的我们对莫奈和睡莲的故事产生了兴趣。
娇小的花瓣开在水里,像是隔空出现的美人一般,雨点轻轻洒在花瓣头,更显得青翠欲滴,美丽极了。突然想在晚上的时候看一看睡莲,看看晚上,它是否睡了,期待着晚上上完自习后又来池塘边,莲花真的悄然无息地睡去了,一些还在是半睡半醒的状态。和白天的姿态又不一样了,我想这更像是莫奈笔下的睡莲吧!居然就真实地出现在了眼前,莫奈笔下的睡莲就是在池塘里盛开,绿叶浮在水面,花朵挺出水面。色彩鲜艳,蕴含清香。莫奈在池边支起几个画架,以最迅捷的方式捕捉光影色彩的变化,把瞬间的视觉光效展现在画布上。
他画布上的睡莲,有各种形状各种色彩:有浓荫背景下花叶的姿态,有蓝色雾中朦胧的花影,有色彩绚丽的线条细描,也有只见色块不见轮廓的狂放写意……所有的睡莲都空灵美丽。一位暮年老人,凭着执着追求,还是换来巴黎一年一度画展上的成功。他的《睡莲》画里,光和影在眼前跳跃,他是想要留住最美丽的色泽。
他晚年完成的睡莲画,画面景象更抽象,画风更具浪漫品质。他以生命融入艺术里,才能把它画得具有灵魂吧!所以,他的每一幅画都具有空灵的美丽。
池塘里的睡莲,还有紫色的、玫红色的犹如一个个睡美人躺在那轻巧的莲叶旁,相依相偎地守候着。
我想,等天晴的时候,再在晚上来看睡莲,她应该和明月一样皎洁动人,她也应该和明月一般朦胧优雅,她还有着明月的清灵与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