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不断的思亲情结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掐指一算,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回家过中秋节。

“奶奶,今年中秋节要值班,不能回家陪您了。”

“又不得回来啊!哎……你已经三年不在家过节咯!”

“是啊!单位安排值班,我走不开。我给您和我爸寄两盒月饼吧?”

“不用了,现在的月饼比珍珠还贵,不划算,攒钱早点买套房子成家。奶奶今年89岁了,等着看咱家的第四代人呢!我们都好,没事……”

不等我多说,奶奶已经挂了电话。其实,奶奶是盼着我回家团圆的,而且那种感觉很强烈。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无奈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只能望乡遥寄情思。

挑了两盒叉烧月饼,我知道,奶奶最爱吃叉烧月饼。来到快递公司,里面早已排成了长龙。

办理完快递手续,原本以为自己给家人寄出一份心意之后能有所慰籍,心里却涌出一阵酸楚……

年少时,跟着老师大声朗诵唐朝大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觉得这两句诗念得朗朗上口,浑然不知诗中“倍”字所抒发的主人公思亲之情的妙处。

那时候,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我们在各自家中吃饭后,便搬凳子来到奶奶家,在老屋前的地坪上围着奶奶坐成一个大圈。

奶奶乐呵呵地扇着风,给我们讲嫦娥仙女和猪八戒的故事……

月亮越来越圆。我们一帮小孩追赶着,唱着老人们教的歌谣。

“月光光,照四方。马来等,轿来扛……”至今,我也没有弄懂这歌词的意思,只是当时大家都唱得很开心。

这时,奶奶将先前准备好的月饼、雪梨、糖果等供品有序地摆上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三支香插在柚子上,再把柚子放到盛满供品的桌子中间。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叫唤我们排成一行,给月亮磕头。

我们望着油亮油亮的月饼,一边吞咽口水,一边按照奶奶的要求拜月亮。毕竟,一年只能吃上半个月饼,怎能不流口水?

拜完月亮,我们站立着,长长地伸出合拢的手掌,等着奶奶分月饼。奶奶慢慢地掰开月饼,将一小块月饼分发到我们的手上。还记得,每次奶奶分完月饼,总会把手指头放到嘴里吸吮。

“奶奶,您为什么不吃月饼呢?”我坐在奶奶的膝盖上。

“奶奶老了,怕上火,牙齿也不好,吃不了月饼。”月光印在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格外亮。

“不!奶奶也要吃!”我把一小块月饼放进奶奶口里。于是,奶奶笑呵呵……

儿时的月饼,我最美的记忆。

近年来,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鲜有机会回老家陪家人。朋友跟我说:“时间就像牙膏,挤一挤还是会有的。”然而,我今年照例不能回家过中秋,只能独自在他乡看着别人全家团聚,仰望明月遥寄思亲情。

月饼,成了我割不断也忘不掉的思亲情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掐指一算,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老家过中秋节。 “奶奶,今年中秋节要值班,不能回家陪您了。” “又不...
    蓑衣秀才阅读 1,196评论 0 1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明天就是双节合一的中秋节和国庆节了,想到远在北京的儿子不能回家团聚,思念之情...
    王爱霞_6662阅读 1,703评论 0 0
  • 晚十点,回家途中。一路的花间树影婆娑下,月色稀碎地洒在路面,轻风清扬,夜凉如水,宁静祥和。什么时候?月色变得这么安...
    假如人生有假如阅读 3,025评论 0 1
  • 又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我没有办法回老家过节,这会儿,亲爱的朋友,您放假几天?您的月饼都准备好了吗...
    吾名大霞阅读 2,967评论 0 1
  • 叶落,然后知岁之将暮。南国风光,此时是不见落叶的,然时时夜风微凉,便也觉出秋已至,倘若玉桂渐圆渐皎,玉盘高悬时,则...
    何已罔言阅读 2,41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