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7】“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案例摘录

成人学习四字诀:分析整理

核心理念:添加上下文

碎片化阅读不是问题,关键是在于分析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与整理信息,就是把碎片化信息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上下文。

比如:一天要喝八杯水。 

没上下文,是碎片化信息。

写在医学书上的原话是,在肾功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一成年人一天喝2000ml水,对身体有益。

对身体有益,是前因后果。肾功能没问题和成年人,是适用边界。

前者容易传播,后者更加严谨。


那么怎样添加上下文呢?有三步,分别是

第一步:重述核心信息;

第二步:追问前因后果;

第三步:明确适用边界


第一步:重述核心信息;

这件事对我重要不重要。如果重要,则用自己的语言来尝试重复这篇文章讲什么。

比如,一篇微信文章叫《老子买不起房但买得起家》

通篇看下来,大概信息是,在一个城市没有房子也是可以有归属感的。只要你有情感寄托,有成就感,能看到这个城市美好的一面。另外,租来的房子也是能好好捯饬一下,像家一样。这就是对那篇文章的信息进行重述。

然后进行追问,追问的过程就是添加上下文。

第二步:追问前因后果

分析信息,就是追问前因后果。怎么追问呢?四类问题:

1【前(前车可鉴):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2【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3【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么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4【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前(前车可鉴):】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因为我也在关注房价,我为房价焦虑;

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最近房价是热点,很多公众号都在发与房价有关的文章;

【因(相因相生):】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主要假设是,执着于买房,是因为房子总是和家高度捆绑;

作者是怎么验证的?没找到,直接把这个假设当成真理了。

还有其他可能性吗?作者没提,想想应该有。比如,如果我没有房产,每次房价暴涨,都意味着我的存款贬值很多,相比于高不可攀的房价,我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怀疑自己在这个城市工作的价值有多少。

【后(以观后效):】

若按文章建议去做之后会怎么样?作者建议在城市多找些情感寄托,在其他方面找成就感,把租来的房子装扮一下,如果能这么做的话,也挺好的。

【果(自食其果):】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好像也不会有多严重的后果,我就抱怨一下房价,爱咋咋地。

第三步:明确适用边界

整理信息,就是去清晰信息的适用边界。关键是追问四个问题:

5【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6【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7【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者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8【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适(适得其反):】

有相反的观点吗?有,对某些人而言,比如丈母娘说没房就别想结婚,对某些人,可能是很多次被房东赶出来,从而不相信租房也能像家一样;某些人,直接会说这篇文章就是碗浓鸡汤;以上都是相反的观点。

【用(使用条件):】

要这么做得具备哪些条件呢(考虑成本和收益,考虑态度和能力……)?前提是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租房,要不催着买房或不焦虑房价上涨的配偶;这些条件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边(旁敲边鼓):】

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信息?好多呢,从很多微文的标题就能看到好多类似的,比如《重要的不是房是爱》、《有你的地方就是家》、《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等等;

【界(楚河汉界):】

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篇文章这个作者的真正区别是什么?能想到的是,最大的区别是,这篇文章的最后,是一篇广告。比如你到某某家居网站买什么,就能把租房捯饬成像家一样,所以会说买不起房子但买得起家,那可以合理推论,所有的文章、故事、论证都在为最后的广告做铺垫和引流。



熟练之后,不用追问全部问题,会变得敏锐,对特定的文章问其中几个问题就OK。

作业:分析一篇近期阅读的微信文章

                                                                      ——以上内容摘自在行一点《碎片化阅读实操训练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0月底,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全国共拆那会,对于如何运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我还有一肚子的疑问,其实早在...
    代女士阅读 5,291评论 2 10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856评论 25 709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离辞职越来越近,刚开始还是有点不舍,毕竟我在这里待了6个月,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慢慢接...
    拥舞枫华阅读 1,521评论 0 0
  • ,练车 背单词 上班 学每日一句商务 学习索菲外贸日子文章 这段时间都变懒了,隔了快有一周没有复盘,其实也...
    蘭Zena阅读 988评论 0 0
  • 一、沟通原则 (1)把目标视听众当成较大的儿童来沟通(大5岁) 因为所有的儿童都希望被看成较大些,较成熟些和较强壮...
    李虹霖阅读 1,9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