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孩子, 把你的手给我 II

这本书的主题仍然是关于如何与孩子相处。和第一本书相比,第二本主要侧重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在内容上加入了大量青少年的例子,以及一些青春期特有的问题。

我的收获如下:

青春期

  •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时期依赖父母,到形成自己独立身份的转换时期。同时伴随着生理上的快速发育变化。
  • 青春期的孩子要不断探寻,形成自己独立的身份。所以他们必须反抗权威、反抗习俗,这是为了学习和成长所必须的。
  • 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会给他创造很多自相矛盾、混乱的感受。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明确地表达出这种感受的。
  • 所以青春期注定了是一段不确定、自我怀疑和痛苦的时期。

抚平伤口

  • 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不要否认他的情感。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实的。一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对他来说就是真实的世界。
  • 确认、回应和总结他的感受。当一个人的感受被理解、被认可时,他的感情会平静下来,并且得到巨大的鼓励和归属感。
  • 这时候不需要主动提供建议。他平静下来后会自己找方法,这是效果更好的方式。
  • 不带评判地回应。
  • 常见的处理错误:
    • 讲道理
    • 陈词滥调
    • 拿自己做例子
    • 贬低事情的价值
    • 批评对方的品质和处理事情的方式
    • 盲目、虚伪的乐观

批评的方法

  • 批评极少能起到作用。牢记: 好情绪带来好结果,坏情绪带来坏结果。
  • 当必须要批评时,记得:不要评价人,只是一起为问题找到一个解决方法。

赞扬的方法

  • 具体地赞扬行为和产生的积极后果,而不是表扬对方的品质。孩子的自我认知应该自己产生,而不是求助于外界。
  • 这种积极暗示产生的自我认知更可靠。
  • 有种例外:多赞扬努力、坚持不懈等。
  • 赞扬的处理方法其实和批评是基于同一原则的,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

愤怒的方法

  • 牢记烤面包和开车转错弯的例子。那时候最不需要的就是问他问题、批评他或喋喋不休。
  • 我们可以,也应该表达自己的愤怒。长期压抑愤怒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并使人变得虚伪。
  • 但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表达愤怒: 不评价、更不侮辱对方;表达事实、自己的感受、自己希望看到的行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