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校园,灯光把讲座厅照得透亮。周校站在台前,话语像淌着的溪,时而叮咚成诗,时而裹着笑意——原来名校的智慧,不仅藏在升学率里,更在这份松弛的风趣里。
笔记里记满了他的闪光处,索性串成短句:案例鲜活,互动热络,课堂像块吸满光的海绵;那八大亮点,是能拾起来就用的指南针。
最记挂那句“花期不同莫焦虑”,像给每个家长的心头松了绑——孩子的成长从不是复制粘贴,慢一点,自有它的节奏。
“取长补短看优势,制定计划当学霸”,是实在的指引;“人生九练当自强”,是更远的眺望。而“家庭教育最关键”这句,重重落在心里——原来最好的教育,从来都是家校并肩,把每一份期待,都种进日常的土壤里。
走出校门时,晚风带着凉意,心里却暖烘烘的。这场讲座像颗星,不仅照亮了教育的思路。
更让人懂得:好的引导,从来不是灌输,而是像周校那样,用智慧与温度,让人自愿朝着光亮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