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和孩子决定买玩具枪玩,说男孩子没玩过枪怎么行,我反驳并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此时发现内心的恐惧投射出来了:我担心孩子玩枪打到别人。
昨晚枪到了,父子俩开心不已。准备延迟睡觉的时间用到玩枪上,也不进行晚读了。说实话,那一刻我看到了自己的焦虑:“早睡、晚读的习惯会被破坏,玩枪的孩子具有攻击性”……可是又不忍心破坏他们的开心。内耗啦!于是换个环境,冲凉去。
这时清醒过来问自己:
“早睡晚读的习惯真的会一晚就破坏吗?”——不一定,一次晚睡也不会对健康有多大的影响。
“玩枪真的更具有攻击性吗?”
——不一定,那国家还培养狙击手啊啥的呢!
我这样想会有怎么样结果(反应)?
1:自己焦虑,不开心。或许会强迫他们早睡晚读,大家都不开心。
2:家庭气压变低,或许还会引发争论争吵。影响夫妻关系。
3:也许会让孩子错失生命的一次体验,对孩子太多控制。
……
当我没有这个想法,我会怎样?
1:玩啊,一起玩。我不也没玩过枪啊,光明正大弥补自己,也挺好。
2:玩枪作为家庭娱乐的一种方式,挺好。增进亲子关系,给情感账户存一笔。
3:玩枪也看家长怎么引导。规则意识,目标设定,自律(说好几点结束,说好瞄准物)相信孩子能做到。
4:还能顺便培养专注力,瞄准射击太需要专注了。
5:培养孩子自信心。“捡子弹越多,成功的几率越大,打中的次数可能更多”。
6:当运动啦!(现在想到的)
……
(⊙o⊙)哇,不要太赚了,赶紧一起玩去……前面的担心焦虑一扫光。
昨晚,我们全家玩枪还真挺开心。孩子也自律,玩到晚上九点半。没想到结束时,孩子还要读两本书。《居里夫人》和《马可·波罗》(居然是名人传记,以前他可以不太选的书,惊喜)
整个过程是简单操作《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的转念作业。
步骤是:
1:念头(想法)是真的吗?
2:想法百分百真的吗?
3:我这样想会有怎样的反应?
4:当我没有这个想法时,我会怎样?
前提是:要及时看见自己的念头,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