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是每个人都面临过的问题。前几天见了一个打小认识的学妹,她临近毕业,于是我们也为工作的事情进行了一些探讨,恰逢最近又是年后跳槽旺季,就顺带整理一下自己对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希望可以给碰巧撞进来的陌生人一些微不足道的启发。:)
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记得大学刚毕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时,我曾问过同学这样一个疑惑:“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面前供你选择,一份收入较高,但是你不喜欢,另外一份收入较低,不过你会做得开心。你选择哪一个?”
不同于同学的踟蹰,我早想好了自己的答案——选择后者——大多数人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变得开心,但是如果为了收入的提高而抛弃日常开心的状态,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本末倒置。
当然会有人对此给出各种反驳意见,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应该把爱好和工作区分开来,因为一旦把爱好变成工作,爱好就不纯粹了,而且你有可能对这个爱好失去兴趣。”
对我而言,这是观点无力且迷失重点,容易以另一个角度的反问来反驳:“如果你喜欢做某件事,并且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可以给你带来收入。这些钱你要吗?”
其实仔细想想,上面观点最核心的冲突基于两点:1.这是不是你想做的事?2.这能不能带来收益?
“爱好”是你想做的事,但“工作”不一定是,只不过“工作”可以带来收益,于是也就有了下面两类情况:
1.为了能赚钱,把爱好当成工作的结果是:你把一件原本想做的事,变成了一件不一定想做的事。比如你的爱好是画画,但是你的工作是画你不喜欢的画,于是慢慢地,就有了上面的第一种声音:“为了工作,爱好都变得不纯粹了”;
2.爱好是你想做的事,但是……维持爱好能带来收入吗?比如你的爱好是画画,你喜欢画一般人看不懂的抽象画,这些画能赚到钱?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一个人持续上进,懂得反思与总结,所谓熟能生巧,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能力也会增加。所以,尽管是一个爱好,随着他熟练度的增加,他的作品质量也会越来越好,换到商业的语境里面就是他的产品(服务)质量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市场也会随之慢慢变大,因为会有你的父母,亲戚,热忱的三姑六婆,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合作伙伴可以作为宣传、推广以及分销的渠道,甚至,他们本身或者至少你自己,就是最初的市场。
一方面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另外一方面是市场不断扩大,收入终究也会随之逐渐增多。
以自由职业者为例,一旦他开始有了第一笔交易,那么随着技艺的精进,他的收入会越来越高;以雇员为例,一旦他有了第一份工作,随着能力的提升,他的待遇会提高,就业空间也会变大。
所以以爱好作为工作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能够持续地保持进步,然后,从获得第一份收入开始。
于是,“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个问题的真正重点也因此转变成了另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更难的指向:对你来说,你“爱好”那个东西到是什么?你究竟对它有多热爱?
面试你的面试官
每个人找工作都必须经历面试这个环节,这个过程中,面试官会对你问一些问题,以考核你是否符合他的标准。有些通情达理的面试官也会给被面试的对象一些反问的机会。但是在试图分析“面试”之前,我觉得“招人是什么”是一个更基础的需要被了解的前提。
不管是因为一家公司的市场在增大还是因为老板一时心血来潮,招人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增加单位的产能,产生更多更好的产品,按通俗的话讲是有更多的人手干更多的活。所以新来的人会成为上司的局部,充当上司的执行力,分担更多的工作量。
层级越多的公司,新人的工具化就越明显,相当于这样一个比喻:对于一个完整的人而言,他的手的职能可以被新人分担出去;在这只手里面,手掌的职能也可以被新人分担出去;在手掌里面,手指的职能再被新人分担……
所以越晚加入一个公司的新人越难触及到公司的核心,因为他无法僭越自己的职能以达到更高的层级。政府机构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这样巨大无比的体系里面,虽然资源丰富,完整且安稳,但是里面的人要想有所作为,方式无非跟着领导升迁,或是等着领导归隐让位。相比之下,灵活多变的小公司就能在发展空间方面体现它的优势(新人可以承担更多的职能),尽管大多数时候,小公司给人的感觉是不怎么稳定。
于是稳定的大机构和活跃的个人终究会在事业未来的发展上展开角力,或者是大机构以稳定性泯灭了个体的活跃性,或者是活跃的个体从大机构力攫取资源,脱离出去,从新开始一场更为独立的游戏。
不管是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进入他们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面试。大多数年轻人会把它当作是一次检验:我通过了,我有一个offer了,好开心;稍有工作经验的一些人会把它当作一次谈判:我用工作经验,资源来争取更好的待遇与报酬;而于我而言,我更愿意把面试理解为一次拜师的机会。因为当你逐渐成为上司的局部之后,上司也就有机会逐渐成为你未来的模板。所以,当你拿到了面试官的offer之后,不如停下来喘口气,多考虑考虑自己是否要给面试官一个offer: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是怎样的背景?有什么样的作品与成就?他的身上有哪些闪光点?他对未来的打算如何?是否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德行?他是否是一个值得你崇拜和学习的人?
当面试官在考验你是否能够成为他的一部分时,不妨你也看着他的样子扪心自问:
他是我未来想要成为的样子吗?
像受精卵一样生长
高中生物课本里有一个知识点:每个细胞都有长成整体的潜能:人体的局部受损了,细胞会分化成对应的局部组织;如果对一株植物的独立细胞进行培育,细胞可以形成整株植物;而在人体里面,有机会发育成胚的是受精卵。
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方式分两种,一种叫做分裂,一种叫做分化。分裂使得受精卵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化使得受精卵变成不同功用性的细胞。随着数量和功用性两个纬度的不断积累,受精卵慢慢演变成组织,器官,系统,最终成为胎儿的雏形,被母体分娩,质变成一个血脉相承的孩子。
同样在母体里不停地进行分裂的另外一种细胞叫做癌,癌分裂迅猛,无休止地汲取养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使母体枯竭而亡。
如果把一个公司比作母体,那么公司里面的每个新员工都像是一个新的细胞。细胞的分化象征着个体技艺的精进,而细胞的分裂象征着人与人的联结。有的人可以像功能细胞一样在公司里进化成技术专家;也有人会像癌细胞一样在公司里勾结党羽;而另外一些人,则像一个充满可能的受精卵一样,吸取养分,茁壮成长,怀胎十月,最终成为独立的事业体,与母体通过资本的关系相关联,如同一个延续着家族血脉的传承。
其实到底是长成一颗功能性的细胞,还是癌细胞,或者受精卵,道德上并没有好坏之分,全仰仗于每个人自己本身对生活的诉求:功能性的细胞也许就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他毕生的兴趣就是钻研出更精细的功能;癌细胞也许也只是一个社交达人,八面玲珑倒也自得其乐。但受精卵唯一与前者不同的是,它的未来可以有机会是以一个独立的“单位”存在(相关阅读:《什么是一个好“单位”》,在公众号里回复“单位”即可)。在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他拥有了区别于他者的更宏观的独立意志。
所以,“像受精卵一样生长”最终的核心和目的到头来又回到了最上面“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中去:所谓怀胎十月,不过是经验和资源的积累,以及对商业运转与商业模式的了解。如何做到不被母体泯灭个性,到最后发展出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能够独立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才是“受精卵”最本质的内核。
PS:喜欢的话就随手转发一下吧。
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