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一路飞驰着,窗外的景色飞快往后退,透过略脏的车窗,我第一次看到了若尔盖的云。
生平第一次离天空这么近,原来云朵低垂有这么美,一团紧着一团,丛丛簇簇着,千奇百怪的形状,这般密集却不惹人嫌。
大巴中途停车,让我们近距离观赏若尔盖草原,我是五月份到达这里,并不是很好的旅游时间,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此时的草原还光秃秃的,褐色的土壤上长着贫瘠的草,牦牛和山羊慢悠悠踱着步,低头寻着草吃。远处的山峦低低起伏着,它与那些云是多么接近,仿佛要在一起。
我站在海拔三千多米的若尔盖草原上,伸出手摸向天际的流云,云朵就在我的手心里流动着,攥紧它,仍然会偷偷溜走,我一屁股坐到地上——不管草地上有没有牛羊留下的粪便。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来过了,我此刻就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
当我还是个爱幻想的孩子的时候,看过一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写的,她在海拔三四千米的星空下与爱人拥吻,与他告别,是那样轻松、缠绵的姿态,她写的文字很简单,没有任何浮夸修饰的辞藻,却那样的深情,深情到我每读一遍,都觉得自己经历了一遍,高原上夜风凛冽刺骨,星河璀璨如诗,与身边爱着的人紧紧相拥,看飞逝的流星,接受即将到来的告别。
我也在与一个人告别。
你看,这云朵是不是很白、很美,拍摄出来的照片仅仅能描摹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我将若尔盖的云藏在这两张照片里,带给你们。至美的风景,已被高原之神馈赠与我,深深刻在心中。
郎木寺
从大巴上下来,脚刚刚踏上郎木寺的土地,我就被冻得只想回温暖的大巴,这里的太阳没有温度。
我此次到达的是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村,这里真的是个特别宁静、祥和的小村。走进寺庙,我就看见一长排的经筒,虔诚地转了一遍。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突然想起仓央嘉措那首著名的情歌: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紧紧贴靠这些单薄的文字,我并未有多大的感慨,可能就如平常人一样,想其所想。唯有当我真正处于庙宇之中,看着被环山拥抱的村落,才会领略到这首诗歌的真美。
那一刻的郎木寺,被日光笼罩,佛香弥漫在无尽的空气中,视线模糊处隐隐约约可见穿着红色衣服的阿克走过,我跋山涉水来与你相遇,是为了这前世修来的一瞥吗?如若是这样,那我这次是来了结前世修下的缘,在无数转着经筒的人身边走过,看过虔诚跪拜朝圣的人,我转山转水啊,来吧,途中我就与你相见。
傍晚时分,和朋友出来闲逛,一条特别宁静的小街,有些卖着小饰品的店铺,我走进去,店主是位特别淳朴的藏族女性,我向她讨要了一杯热水,细细喝着,一边和她聊天一边挑选。挑来选去买了一个牛角镯,和四副耳环。临走前她还不忘再给我添一杯热水,我特别不好意思,还是腆着脸拿走了。
和朋友走进“景区,”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那时候天色已晚,街上的人很少,更别提景区里的了,除了穿红色衣服的阿克们匆匆从身边走过,就只有我们三个人了。朋友惴惴地问我: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出去?我看到旁边有一排特别古老的经筒,就对她说,转完这排经筒就回去。当我离开景区门口,才看到这在白天是要收费的,也只有我们三个会选择在万家炊烟的傍晚进去,还误打误撞的逃了次票。
算起来,这一次郎木寺之行,平淡中度过,心思却波澜起伏。我这一生中从未见过一个民族能对一种文化如此信仰,我本身是没有什么信仰的人,所以在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去理解他们,因此我感觉自己内心有一块地方被开阔,这是隐秘的意义,是我所能达到、他人也能达到,但却不能言传的感觉,这是我这一趟旅行最大的收获。
我向来不是个很会说话的人,很多时候都愿意注重内心的感受,我相信万事万物、相信我所看到的事物传达给我的感受是有意义的,即使它此刻还摇摇晃晃地,我相信它会有稳实的一天。
就像我决意忘记一个人,这种刻意的遗忘会贯穿我日后的人生中,它使我变得更像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