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半,是广东人的重要传统节日,即中元节、盂兰盆节,俗称为“鬼节”,每到此时,广东各地都会有隆重的祭祀活动。如今,七月半又将至也,笔者对此节亦有所思考。
七月半一般指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不偏重宗教,俗称为“鬼节”。笔者认为,民间之所以将这天与“鬼”联系起来,是受到了道教中元地官赦罪、佛教盂兰盆会目连救母等文化元素的影响,加之农历七月又是传说中的“地藏月”,因之,民间就有了七月半孝亲报恩、周济十方孤魂的过“鬼节”风俗。
当然,在广东民间,普遍在农历七月十四过节,在这天,各家各户杀鸡宰鸭,拜祭祖先,到了当天深夜(即十五日子时前后),则在街口、路边焚烧香烛衣纸,周济逗留此地的孤魂,令其受衣食后离开本境,谓之施幽(又称施孤)。而在广东潮汕地区,祭祖、施孤活动还不仅限于七月半,而是涵盖整个七月,这是七月半祭祀的扩大化。
而在佛教圣地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整个农历七月更是各地善信朝山拜佛的高潮,因为九华山是传说中地藏王菩萨的应化道场,而七月是“地藏月”,七月三十又是地藏诞(如月小则提前一日),因此各地善信都争取这个殊胜时刻朝山拜佛,以祈求安康。前几年,笔者曾深入九华山区,深入了解当地人对于地藏信仰的坚守,可谓收获匪浅。
笔者认为,无论是民间将七月半视为“鬼节”也好,还是民间在七月半进行隆重祭祀活动也好,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所然,不能主观、武断地斥之为“封建迷信”。传统文化经过悠久传承,在“精华与糟粕”的取舍中得以保留,自有其理,若是无视文化传承而一味地对其进行干预、阻止,才是真正的愚昧和迷信。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