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的蒙马特,既是一片布满宁静的葡萄园和磨坊风车的乡间村落,同时又是巴黎甚至欧洲艺术史上辉煌的焦点。19世纪末,一大批尚未成名的艺术家聚居于此,他们年轻气盛,才华横溢但却籍籍无名,毕沙罗、德加、马奈、莫奈、梵高、毕加索……数出一长串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而他们,都有曾结缘蒙马特,这块巴黎北郊130米的小山坡地。这里低廉的房租,浪漫的波西米亚精神,康康舞女郎的香艳诱惑,唤醒了野兽派与立体主义的最初记忆。
离开巴黎的最后一夜,我们选择了蒙马特。从巴黎东站穿过铁路桥,大约半小时后,巴黎的至高点展现在眼前。
拾级而上,抵达圣心大教堂前的广场,我终于站在蒙马特高地上检阅巴黎。夜色迷离而空蒙,全然没有了白日的喧嚣,远处的巴黎星火点点,人家处处。
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ré Cœur)
圣心大教堂是蒙马特高地的地标,建于18世纪末,这座白色的拜占庭风格建筑来自于普法战争后两位商人的捐赠,因巴黎脱离战争威胁而兴建圣心堂感谢耶稣。夜色中的圣心堂才是我所见:
教堂正中央80米高的穹顶,是仅次于埃菲尔铁塔的巴黎高点,也是拜占庭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
圣坛中央,神父正引导着虔诚的信众们做着祷告,庄严而神圣。上方是一幅巨型壁画,高大的耶稣张开双臂迎接信徒,给他们博大深厚的爱。
虽然听不懂神父的语言,但我们依然被深深吸引,驻足停留……教堂的钟声敲响,这1914年落成的钟楼,高80米,大钟重达19吨,钟锤就达850公斤,悠远的钟声回荡在巴黎上空。
信步蒙马特高地
凄冷的冬夜里,曾经蒙马特最拥挤的小丘广场空空如也,画家们也许早就背着画架找个酒吧休闲去了。百余年前,中年的马奈常常流连于此,他将光与影放入画中,开创了印象主义画派。大病初愈的梵高和弟弟提奥来到蒙马特,与高更一见如故,蒙马特的两年里,梵高找到了自己。
马奈笔下的高地女郎,活色生香
梵高画布上的高地,粗犷豪放与细腻凝重并存
梵高从圣心大教堂阶梯俯瞰巴黎,完成作品《巴黎屋顶景观》
冬夜里蒙马特的街巷两旁,尽是富️有艺术气息的商铺,灯光暖意融融,行人三三两两。
从高地下行进入蒙马特高地脚下的白色广场,红磨坊赫然在目。这座装有大叶轮风车标志的歌舞剧院闪耀在夜色中,红光迷离而妖艳,来到这里,就进入了另一个巴黎。
天生残疾的罗德列克逃离贵族家庭的束缚来到红磨坊,定居于此,同欢场舞女们结下深厚情谊,他为红磨坊绘制了大量的广告宣传画,已成为那段历史永远的记忆。
白色广场与巴黎市区有2号线相连,百年地铁同样见证蒙马特百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