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事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从作风建设入手,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推动形成为基层松绑减负的氛围,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针对干部队伍人员不足的实际,积极拓宽渠道、放宽视野,通过公开招录、选聘等形式,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塑造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一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高素质、高技能、高专业的基层人才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提高修养,坚定信仰,严守纪律,坚守廉洁。
提升指标设置的“精度”。突出政治标准,把“四个意识”强不强、“四个自信”有没有、“两个维护”够不够,是否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一票否决”。凸显实干担当,不以“台账”比高低、不以“痕迹”定成绩,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要分类设置指标,既要设置共性指标,又要区分考核对象的岗位、职责、分工等设置个性指标,防止“上下一般细,左右一般粗”,切实增强考核的针对性。
在正向激励中注入担当作为“强心剂”。坚持激励与关爱并重,综合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干部的工作难度、强度、成效等实际情况,优先晋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等攻坚克难“排头兵”,优先晋升同一部门长期工作、踏实肯干、默默无闻的“实干家”,优先晋升临近退休、热情不减、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为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吃下“定心丸”。持续深化公检法系统公务员分类改革成效,推动基层解决更多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注重给予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正反馈”,对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的干部优先晋升职级,充分释放“优秀者优先”激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