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和夏季相通应,所以,到了夏季心阳会活跃旺盛。而三伏天是夏季之中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阳气升发到顶点,此时,心火是整个夏季期间最旺盛的。孩子“心常有余”,会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心阳过盛、心火过旺的情况。心主神明,心又藏神。孩子心火过旺,就会脾气暴躁、精神亢奋、入睡困难、说梦话、磨牙。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火上炎,就会舌质红(尤其舌尖红)、口舌生疮。心火克肺金,但心火过亢,就会心火过克肺金,肺气的升降宣发受到制约,孩子也会更容易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所以,三伏天要适当地帮孩子清心火。但心火分虚实,家长要辨证帮孩子降火,否则搞错方向,火只会越烧越旺。
实火,大多与积热有关孩子“脾常不足”,脾胃的消化功能是比较弱的,正常饮食一周都会积食。到了夏季、三伏天,天气湿热,湿邪困脾,脾失运化,脾“罢工”了,吃进去的食物就会堆积在脾胃,变成积食。如果家长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积食,没有及时地消导,积食化热,就会上扰心神。也就是说,孩子夏季本来就心火旺,脾土再有积热,就等于帮心火添了一把柴,让心火越烧越旺。此时,孩子大多都会有舌质红、舌尖红、舌苔黄厚、口气大、大便臭、大便稀烂或干硬、便秘、入睡难、睡不安、磨牙等等的表现。这时候,光给孩子喝凉茶降火的效果不会特别好,只有及时地帮孩子消积,把“柴火”撤掉,才能让心火缓下来。具体要怎么做呢?家长记住“3招助消化”就可以了,就是吃少、吃素、喝三星汤,坚持2~3天。期间,可以选择一些清心火的水果蔬菜,比如西瓜¹、苦瓜¹、百合¹、莲藕¹等等。平时家长也要坚持“10秒法”,每天坚持检查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如果有一个方面或以上不正常,就要警惕积食的问题,及时用“3招助消化”,可以有效避免积食化热的情况。
虚火,大多与出汗多有关三伏天气温很高,天气炎热,我们的身体会大量地出汗。孩子是“纯阳之体”,新陈代谢又比成人旺盛,出汗会比成人多。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不但会耗伤心气,还会消耗心脏阴液,阴液不足,心阳更加旺盛,加重心火过旺的情况。此时,孩子大多都会有舌质红、舌尖红、少苔或无苔、手足心热、小便黄且量少、口舌生疮、脾气差等等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心火过旺是心阴不足导致的,根本原因是阴津不足,孩子是“虚”的。所以,切忌盲目地给孩子喝凉茶降心火。有的家长以为自己懂一点辨证知识,看到孩子心火旺,就用莲子心²、金银花²等药材煮水,帮孩子降心火。但其实,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起到降火的效果,还会伤到孩子的脾胃,让他体质越来越差。正确的调理思路应该是补津液、滋心阴,给孩子吃点养心、生津的食物,或者给孩子喝安心糖水。出汗多、心火旺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喝2~3天,每天1次。
除此以外,家长在这种时间也要控制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让孩子过汗,要多让孩子补充水分,少量多次地喝温水。平时早餐可以吃点粥,也可以安排一些生津的茶饮,像秋柠饮、酸梅汤等等都是可以的。
三伏天养心,这2件事不能忘三伏天清心火、养心神,除了给孩子安排食疗,以下两件事也是很有帮助的。第一,睡好子午觉:食补不如睡补,好的睡眠既能养心阴又可以养心阳。在三伏天,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睡好觉,更重要的是要睡好子午觉。子午觉就是指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正是心经经过的时候,吃完饭,让孩子午睡一会是最养心的。第二,顾护情志:这一点我在脾胃课里面反复地强调,但很多家长都还是会忽略。《黄帝内经》曰:“夏三月……若所爱在外”,意思就是夏季要顺应天地的节奏,让“心”向外释放自己的爱意,让内心的欢喜尽情流露,不要压抑。心在志为喜。《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意思是,当我们的心保持喜悦的状态时,身体是放松的,气血是流畅的,内心也是豁达包容的。所以,家长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不要随意打骂孩子,周末可以带孩子到户外爬爬山、逛逛公园,也可以在家一起看看绘本,共聚天伦。食补是需要的,但我从来都说,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想依赖一两碗汤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我更提倡从内在出发,让孩子保持一个乐观舒畅的心态,这才是根本的调养之道。
安心糖水:银耳1/3~1/2朵,莲子5颗,百合5~8克,枸杞子5粒,冰糖5克(3岁以上辨证喝;蚕豆病可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