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互联网里的森森恶意--03

当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的时候。或许就是需要改变策略的时候。小亦这么想着也便这么做了。

那天午后,小亦坐在电脑前不断在网上寻觅工作的事情,一则消息就那么好不意外的进入了小亦的视线,那是一则培训相关的,培训测试工程师。

小亦的一个舍友在大二的时候进入了软件工程专业,小亦就有了咨询的途径,简单了解过后加之小亦对电脑的莫名热爱就这样跳入了坑里,时至今日还在坑里摸爬滚打中。

要说小亦喜欢电脑这物,也不是无中生有走投无路之举,为何大学没报软件专业学习一下,那是因为学校的软件工程都是“3+1”专业。何为“3+1”?就是软件工程是到大二才开设的学科,需要大一毕业后统一报名考试,通过才能加入的学科。等到小亦知晓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此事便也不了了之。

这一次那莫名的信息似乎昭示着小亦与计算机的不解之缘。不过求得那一份培训机会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还预示着小亦必须离校学习。原因很简单,小亦上学的城市没有那个培训机构的培训地点。

不过大四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离校,还是长期的离校,这不是作死的节奏么,尤其是需要做实验的毕业设计。那个毕业设计还是小亦专门向系主任申请的,那时的小亦是要考研的学生,并在导师分配的时候去申请了自己以后研究方向的导师,已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快人一步,不过命运给了小亦另一种安排,并且此时的这个毕业研究课题牵绊住了小亦参加培训的步伐。

困难总是会有的,相同的,解决办法也是会有的。正所谓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小亦的闺蜜(这个闺蜜就是去小亦服务招聘会的闺蜜)是那个导师的热衷粉,用现在的话说那是脑残粉(求闺蜜不打)。

小亦的闺蜜的毕业课题是所有课题里唯一和网络相关的,不用在实验室里称药品滴试剂的课题,只需要在网络上查询资料便可完成的。

这和小亦的方向不谋而合,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两人在私下里协商过后,并和各个导师沟通,感谢仁慈的导师,这一次小亦终于如意。

不过这仅仅是培训之旅的第一步,更关键的还是后面的挑战,那15400的学费可不比小亦大学四年的学费便宜(小亦四年的学费是也才16000),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半月却好似要将四年的知识全部教会般,学费也那么赤裸裸的昂贵。此时的小亦大学的学费都不曾交过,又拿来这么多的学费培训。

万幸天无绝人之路,培训机构可以贷培训,是针对在校学生的福利,不过那顶高的利率也让人望而怯步。小亦却无法考虑太多,因为失了这次机会,便就意味着毕业就是失业的结局,这是小亦如何也是无法承受之重。

那时的贷款是需要父母的签字盖章的,小亦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这一切的手续只能通过邮寄形式办理,周期自然就无限拖长。这分期还款也为小亦之后工作两年仍没有积蓄埋下了伏笔,不过这是后话了。

一切准备就续之时,学期也即将结束。紧张的考试过后的小亦没能享受大学生涯里的最后一个假期,而是进入了成都继续培训学习,过年的时候也只是回家两天,年后又匆匆回来学习。等报道的时候又乘坐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往学校,办妥一切之后又继续回去学习。

短短的半年时间,小亦就不断往返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单程就需要长达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两头兼顾的生活明显有些吃力,培训课程授课速度偏快,没有接触过的小亦不得不把所有额外的时间都用于恶补基础知识,还时常旁听其他班级的课程。


《一元写作训练营》 顾轻尘一10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