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经过数十年大家对「坐骨神经痛」这个名词的滥用后,现在的「坐骨神经痛」泛指一种症状,而非诊断。只要是腰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至脚底的神经痛,皆可用此名词称呼。
这是另一个常见的迷思。其实就解剖位置来说,椎间盘突出是压迫到神经根,而非坐骨神经。神经根被压迫会产生皮节痛﹝dermatome﹞,而每一节神经根支配不同的皮节。支配大腿后侧、小腿后侧与脚底的神经根,包括腰椎4、5节与荐椎1、2、3节,因此若是这几节神经根压迫也会出现「坐骨神经痛」。腰椎椎间盘突出不会压到坐骨神经,但会产生「坐骨神经痛」,这是定义的问题。
腰椎2~5节神经根会融合成腰椎神经丛,荐椎1~4节神经根会融合成荐椎神经丛,腰荐椎神经丛再形成「坐骨神经」﹝Seward B Rutkove,2014﹞。
「坐骨神经」穿过大坐骨孔,经过梨状肌下面,走在大腿正后方,于膝窝处分支成胫神经与总肺神经。胫神经走在小腿正后方,往下支配到脚底;腓总神经则走在小腿外侧。
图片来源:http://spinediscdecompression.com/
「神经痛」的原因,可能是神经本身有病变:或是神经通过的路径上受到压迫,使神经缺氧所致。前面提到的腰椎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便会产生「神经痛」。而让「坐骨神经」受伤的原因,则包括梨状肌张力过强(梨状肌症候群,目前颇有争议)、髋关节脱位或骨折。
若是腰椎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根压迫,可利用核磁共振(MRI)检查压迫情形。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可检查神经病变,但除非是非常严重的神经损伤,否则肌电图可能不会有异常(SewardB Rutkove, 2014)。
利用直抬腿的姿势,将整条坐骨神经拉到最紧,并牵动神经根使其滑动。若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根压迫,会因为神经根与周边组织沾黏,使滑动不顺畅产生症状2。也就是做直抬腿动作时,若发现腿抬高的角度变小,或是抬腿时原本症状加剧,即可能为「坐骨神经痛」。
治疗前要先找出坐骨神经痛的主因,区分是椎间盘突出造成,或是坐骨神经本身的损伤。
关节松动术: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仅适用较轻微的椎间盘突出。
神经松动术:利用「拉─放」神经,恢复神经滑动能力、打破沾黏,并使神经充血得到养分。
上述两种为物理治疗常用的手法,实际状况还是要谘询专业物理治疗师。
盟康哥日:不是所有椎间盘突出都会造成坐骨神经痛,也不是所有坐骨神经痛都是椎间盘突出造成的。若发现腰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脚底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要即早就医,正确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喔!
盟康哥温馨提示:一般而言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所以建议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治疗。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硬板床休息,可坚持做床上体操。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