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雨了

台风登陆浙江,我们河北也受牵连,下了一晚上雨,现在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了。

小时候下雨,就怕大雨暴雨之类的,因为房屋并不结实。尤其是我家那破房顶,都是用高粱秸秆铺的,有时候还会补充一些玉米秸秆。下面的大梁也都是自己种的柳树,不成气候,歪歪扭扭,还会有许多小蛀虫,把柳树里面好吃的吃掉,就陆陆续续掉出一些细碎的黄色沫沫。别看那些虫子不大,可是它们虫多啊。一根柳棍,差不多一年就一命呜呼了。于是父亲会填进去新的柳棍,把这旧的,实在不能担责任的取下来,当柴火烧。

即使春天用泥巴新泥了房顶,换了几根房梁,一到夏天,还是会担心下大雨。土房顶怎经得起雨水一次次的冲刷。几根不起眼的小柳棍也难抵挡得住阴沉沉的雨水和泥块的重量。

小时候的雨水偏偏又特别多。最怕的就是六月二十四,说是龙王到访的日子。平时下雨,屋顶的角落里容易滴水。挨着墙面的地方,甚至都形成了袖珍型瀑布。每当下雨,父母让我们坐在哪,躺在哪,我们也不敢动,生怕被雨淋湿,也生怕房上的木头或者高粱席夹杂着泥土滚落下来,砸到我们的头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

我们几个不说话,就坐在角落里坐着,看雨水在屋顶上滴落或者流下。

有时候雨一直下到晚上都不停。我们几个困了,就直接睡着了。可是醒来,发现父亲母亲还没有睡。他们还在一边坐着或者倚着,瞅着墙上的流水,看着房顶上的滴水,盆子接满了,父亲就把盆子端到院子泼了,再接到有雨水滴落的地方。

我们能睡着,而父母不睡,肯定是担心房顶上的什么东西会落下来,砸到我们,所以一直盯着。就那样,他们坐到天亮,生怕一躺下就睡着。那时候他们的心里,应该跟我现在的心情一样吧。

我记得有一年六月二十四下了特别大的雨。我们家东屋的东北角冲开一个大洞,直接看到了天。雨水直接下到我们屋子里来。父亲把洗衣服的大盆接到下面。他被淋的有点狼狈,里里外外跑着,观察着,提防着,头发全湿了,一缕一缕的,往下滴着水,脸上也都是水,上衣完全湿透,也顾不上换,贴在身子上面,一米八的男人,出了名的能干,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干农活一个人顶三个,却被这雨水给降服了。

父亲往外端水的时候,时不时看看我们,还笑笑,那种无能为力,那种倔强,那种乐观,还有一丝无奈和不好意思。那笑里,有对我们情绪的安抚,有面对生活的坚强,有对未来生活的期许,那种不太自然还透露出一个成年男人对我们的一丝愧疚。这才是父亲母亲一直勤劳种地的原因之一吧。他们不想我们再住着这样的房子,寝食难安。他们要给我们几个孩子安全感。

所以,他们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干活,所以他们省吃俭用,一分钱当两分钱花,所以他们包了那么多地喂那么多羊,鸡,所以他们在别人家都在午休时还要去打草给羊吃,所以别人家过冬歇息的时候,老爸还要去窑地里拉砖。

别人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在家。别人家出来乘凉的时候,我父母才刚刚回到家。别人家的孩子回来就吃父母做熟的饭,我们几个回来要给全家人做饭,扫院子,压水,洗衣服。然后再去门前的河沟边上给羊打两袋子草。回来再写作业。我和妹略微大了点,我们对这些事情感受颇深。虽然没有商量过要过怎样的日子,但都在好好学习。弟还小一些,对这些经历都没有太大的印象。所以他看起来读书并不用工。这样看来,小时候经历一些刻骨铭心的困苦和磨难,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后来日子好了,盖了新房子。当村里都说万元户厉害的时候,我家的房子花了两万二,还添了一台新拖拉机。我和妹出来上学,就不再担心家里的房子会漏水。

一晃,我们都三十多岁了。当时的新房子又变成了老房子。每当下雨,我这心里就不好受。盼着下雨,家里可以不浇地。又不希望雨下太大,怕家里漏雨,怕屋顶上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被风吹下来砸到家人。

每次预报下雨,我就提前打电话给父亲,叮嘱他一定把房子上面放的东西清理掉,睡觉时警醒着点。大门那松动的砖要注意,尽量别出去。牛栏门前的土要垫高,别让牛洗澡,房子哪里有渗漏,一定在雨停了赶紧修缮,别大意。下完雨先别出去,别在老树下转悠,什么树都躲着点。雨大泥土湿透,什么树都有可能倒塌。也建议让他们来我这楼上住,他们觉得不自在,也不方便。买楼,暂时又担负不起。

前几天预报说下大雨,我就是坐不住,老想让父母来我楼上住几天,等大雨过去,愿意回去就回去。毕竟今年的雨水太勤,而且洪水泛滥,狂风肆虐,连路边的树都能轻易拔地而起。我跟妹商量,让他们过来住。

这次也一样,下一整夜的大雨,起来又看见临近省山东洪灾,就是三天前的事情。想想我们家就在村南边,最南边就是宣惠河,我就开始瞎想。父母当时怎么样担心我们,就明白我们现在如何担心父母。

父母不知道我们儿女这么担心,所以也从不听劝。他们就愿意待在小村里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哪怕受累。我能理解,但是我还是不愿意接受。父母一天老一天,还那样拼命干活,再加上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体力也相差太远。六十几岁的人,如果上班的话,就是该退休养老了。他们如此不愿意离开那个小村,还是像年轻时那样下地干活,我们做儿女的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当初父母两个人在条件那么艰苦的时候都能养活一家五口,我们现在都挣钱了,难不成还养不了他们两口人吗?吃喝拉撒睡一点问题没有。生病时,我们兄弟姐妹三个再一起给你们看。不生病的时候,就出去溜达溜达,下下棋,跳跳舞,还有本事,还能给我们年轻的做做饭,晚上孩子们回家了,跟孩子们说说笑笑,这样不好嘛。

谁缺他们挣那些钱?他们自己缺吗?真有了病,他们拼命挣这几万块钱又算什么?那是医院。他们现在能健健康康的,轻松一点,晚年过得幸福一点,别再那么受罪受累,我们小的们也安心,工作起来也才能放心。他们天天如此受累,拼死拼活,我们在外面能过得安心吗?我们过生活,不也是为了老人和孩子舒服吗?他们老人不舒服,还在卖命,我们打拼的意义又何在?

小时候,我们听父母的。现在,我希望父母也该听我们的了。

只希望天再下雨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有儿女在身边陪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