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推断的基础——处理效应的几个重要且易混淆的名词。
🧰 知识点:潜在结果、个体处理效应、平均处理效应、观测结果、反事实结果
- 潜在结果:
和
- 个体
接受了某个处理行为
(treatment)的结果为
- 个体
没有接受这个处理行为
(treatment)的结果为
- 潜在结果是个体
本身都具备的结果,只不过可能未必都显现出来,如果显现不出来,我们就无法观测到
- 个体
- 个体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
- 这里的处理效应
即处理行为
对
的因果效应(casual effect)
- 平均处理效应
- 处理行为的处理效应因个体而异,即个体处理效应存在异质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平均处理效应来衡量处理效应
- 对于不同的群体,可以定义不同的平均处理效应
- ATT(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
- ATU(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Untreated)
- ATE(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 ATT(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
- ATE是ATT和ATU的加权平均
- 权重是接受处理个体数和未接收处理个体数分别占总体数的比例。用
代表接受处理的个体占总体数的比例,用
代表未接受处理个体站总体数的比例
- 权重是接受处理个体数和未接收处理个体数分别占总体数的比例。用
- 观测结果(observed outcome):
- 因果推断的根本难点(fundamental problem of causal inference):无法同时观测到个体
的两种潜在结果
- 定义:个体根据它的接受处理状态而显现出来的对应的潜在结果
- 观测结果
可以表示为潜在结果和处理状态的函数
- 因果推断的根本难点(fundamental problem of causal inference):无法同时观测到个体
- 反事实结果
- 潜在结果所对应的未观测到的潜在结果称为反事实结果(counterfactual outcome)
- 如何估计反事实结果,是估计处理效应的关键
- 由于反事实结果是观测不到的,我们只能依靠观测数据去估计,因此需要数据满足某种假设条件,不需要假设条件的因果推断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