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象
学院词人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愿望,想到日本去看看,但时下国内抗日神剧风靡,又逢钓鱼岛争端、“二战”之后战败国公开认罪道歉等问题,中日两国确实存在不同层面矛盾意见,赴日的行程是否妥帖,也一直在自己心头矛盾了许久。最近总理开启了中日回暖之旅,借着这个微妙风向,我还是鼓起了勇气,把人生第一次出国定格在赴日旅行上。我不知道写完这篇文章,是不是会遭到披头盖脸的喷污,但为了我们的认知与未来,我还是基于强烈的爱国意识和中日友好把旅途的所见所感写出来。
“礼仪之邦” 谁是当之无愧的践行人
六月二十八日从福州启航,我们一行抵达东京成田机场,到七月三日下午六点多离开大阪回国,一周的行程,让我和同行的旅行团成员普遍深刻印象的是日本的文明礼仪,在成田机场办理入境手续时,工作人员虽有男女轻老之分,但这些工作人员的礼仪态度青一色的温和耐心,微笑点头、弯腰礼迎、手语指引,即使对排错队、走错道或不懂程序的中国老人、妇女,工作人员也从无大声训喝,而是温和导引,耐心纠正,办完手续时,还要以笑脸和点头礼送您通过。这是我们对刚刚入境日本时的印象。回国时在大阪机场候机,我们也遇到出门常有的飞机误点问题,机场老工作人员非常耐心礼貌地向我们解释,当通道遇到滞堵时,工作人员会迅速前来进行疏通分流,总之,一切总是那么有条不紊,那么文质彬彬,那么温良恭敬,让旅客在疲乏的旅途中感受一股春风和清新。相对我们的国内机场同样位置上的各职能部门,人员配置肯定比日本机场多,工作人员在办理通关手续时,很少见到笑脸,他们严肃的脸庞、生硬的手势,有时不耐烦的训语,真是形成鲜明对比。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礼仪无处不在。日本国民之间见面有一番礼仪动作与问候,对外国人也是如此。一周下来,很难见到一个大声喧吵的声音。在自由行的时间里,我们不懂日语,只要有求于日本人,他们都毫不吝啬地为我们解难释惑,日本地铁十分复杂繁忙,6月29日在东京新宿地铁站我手持一份简略交通图就是找不到回程的线路,站在售票机前无从下手,求助同在买票的一位日本老人后,这位日本老人打开随身包包,取出眼镜认真查看了我所指的地名后,带我到另一个站台售票机上帮助买下地铁票,然后再将我引到所要乘坐的地铁线边,他才匆匆离开,我来不及感谢,老人就消失在纷繁的地铁人流之中。在回到门前仲町地铁站地面后,我们又发现这个地铁站与上午出门时的完全不同,无法寻回酒店,向一位驻车在路边的中年市民打听,这位日本市民点了点头,迅速打开车上导航,将我所持的地图进行定位,然后下车耐心指引我走哪条路再拐哪个弯,做完了这一切还向我点头并打一个手势表示再见,在这位日本市民的指引下和路上几位店老板的再次帮助下,我很快回到酒店。
日本文字很多都是汉语演化过来,虽然发音或表达意思有所不同,但只要写上几个汉字,日本人也就基本明白我们要表达求助什么事情,日本人也很乐意提供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求助日本人的过程中,日本人也明白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客人,我留心观察在求助后日本人是否表示一种鄙夷目光或是有所不耐烦,六天的行程中,我和一行朋友无法找到这方面的痕迹。无论是公共场所执法人员,还是公交站台有序排队的不同年龄人员,无论是店里的雇员还是村落中的民宅住户,也无论是导游还是随处可见的游客,文明礼仪成为一种日本社会最基本的普遍行为,深深根植在不同阶层与普通民众之中。由此,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几幅新闻照片,有人嘲笑日本首相对别国领导人的躬腰,认为是一种国格降低,其实首相的这种行为就是普通市民之间最基本的见面礼仪,也是为官者与普通职员见面时的基本动作,当你了解了日本社会这个普遍礼仪之后,就会从正面看待日本领导人在国际交往中的礼仪动作并不是国格降低,而是礼仪的自然表现,是万万不可对其嘲笑的。
在日本的每一天我反复思考,我们总是沾沾自喜于泱泱中华几千年文明礼仪,并号称“礼仪之邦”,把日本的礼仪与中国时下的礼仪相对比,让我感到无比汗颜,仿佛自己就是夜郎国的国民。在东京地铁站,日本老人完全可以随手指一指方向,让你再向前方打探回家的路,可他没有这样简单应付,而是认真负责地帮助你登上回程的路;驻车路边的市民由于临时停靠在非停车位上,肯定是遇到急着要办的事,完全可以摇摇头让你求助别人,可他还是利用高科技导航为你查找定位。尤其难得的是日本店里的雇员或店主,对您关顾店里的挑挑选选总是保持高度耐心、尽一切努力让您满意,当您没有中意他的货品而离开时,他还是会用自然的礼仪神态送你离去,而绝不存在白眼、冷骂或生硬动作。这种礼仪之润化,如同空气之存在,既自然又营养,同时也奠定了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重要基石,如果“世界礼仪之邦”可以像“流动红旗”那样进行评定的话,在本世纪的这一站,我一定把这份投票投向日本,作为社会礼仪普及之邦,他们是世界上当之无愧为践行者,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虚心学习。
日本男人 文质彬彬的职场打拼者
日本男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街区道上,形色总是认真而匆匆,在日本不多的时间里,我时时专注日本男人的个性化表现,觉得他们是日本社会的真正支撑。日本男人无论是年轻人或是老人,非常注重服装行头,即使在这样的大夏天,也不改其文质彬彬的男人性格形象。他们一般都是着正装出门,有的系上领带,有的没有系领带,但男人一概手持黑色大皮包,行走在大街上时,目视前方,略有思考,但不放缓,总是匆匆走过,他们的黑皮包用处多多,即可装入电脑等现代办公用具,又可把钱包、零散物件集中存放在一起,显得干练不邋遢。当然把男人打扮成这等职场形象,相当大的因素也在于家中的女人。大家明白,在日本女人一旦成家后多数离开职场而当专职太太,日本女人对男人之恭维是日本女性之美德,男人在职场打拼,回到家里,就是回到放松自己的温柔港湾,女人对男人准备的服饰、饭食、洗浴样样细心。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一直在激励男人不断奋斗,不断履行男人护家为家的责任,从某种意义讲,这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奋发有为,不断向前。
日本社会对男人退休制度与中国有所不同,从机场到警队,一路可见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岗位上不懈地工作,这换作在中国,这些老人早就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了,即使还在单位里上班,顶多也是干些轻松的事,喝喝茶、上上网、吹吹空调、聊聊天,一天一月也就过去了。可是在日本,他们似乎还是那么精力旺盛、步履健硕地在岗位上继续守职。据介绍,这也是日本步入老龄社会的一个信号。
日本男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之敬业态度可以从每一个工作场面得到印证,“懒惰”二字几乎不存在职场之中。在这方面我可以略举几件:一件是接送我们旅行的大巴司机齐藤先生,他是一个标准的日本中年男人,个子偏瘦,但精力充沛,工作中没有多余的话语,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他会主动站立在大巴前迎接出行的游客,一件一件地把游客的大行李箱装入车箱底部,当游客到站时,他又把行李一件一件有序地搬出来,让大家方便提走。每到一个景点,或中途方便的地方,总有一些游客动作缓慢或滞留车上,他都耐心等着大家安全下完车,才开到指定停车点等待,从不见司机嫌弃游客不守规矩而大声责备。六天行程结束这天,我们已经不再乘坐他的大巴,在酒店派车送行时,没想到齐藤师傅出现在酒店门口,向我们招手致意,目送我们前往机场,在团队评价中,全体同行人员在赞美导游的同时无不夸赞齐藤师傅的敬业态度。日本男人的敬业还表现在细节上,7月3日上午在关空温泉酒店,我看到一位老员工细心地清洁一批麻将,用消毒水泡洗后,又用清水冲涮,最后还一粒一粒地用布擦拭干净,由此我想到中国老人会里的老人活动室,不知何年何月有人如此清洗过老人们天天玩乐的麻将?第三件敬业的见闻发生在明治神宫的清洁工身上,在一条由砂石子铺成的大道上,时不时飘来一些古树落叶,而两位清扫工非常专业地打扫,他们用长长的扫把适度地钩点落叶,每一个扫地步骤都非常用力,但却不带移平铺的砂石,力度达到炉火纯青地步,那技巧令人惊叹佩服,不一会儿,一条道路上的落叶一片不留地被他们集中在一起,然后装入垃圾袋统一处理。还有就是在日本城市高速动车上,大约由五、六节车厢组成的城市高速动车,承载着几百名旅客,但车上工作人员只有2名司机,他们各自的岗位是前后驾驶室操控和安全监督,车停下时他们在列车前后端的站台边各站1人,检视着旅客上下车情况,同时负责回答人们的问询,在确定旅客全部安全上下车后,他们就回到驾驶室岗位上操控自动驾驶摁扭,循环往复,即是驾驶员,又是服务员,还是安全员,这种设定一方面反映出日本公司高效率的工作缩影,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日本男人的敬业与辛劳。关于日本男人的敬业故事,这里仅举个别,在日本从公职机关,到私营场所,只要有奉职的人员,就有敬业身影,如此强大的职场热情和工作专注,是日本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的源源不竭动力。那些发自本能、发自内心、持之以恒、永不懈怠的工作干劲和工作态度,反照我们中国职场,尤其是我们的公职机关,人们不难找出质量、效率差距的深层原因。
一尘不染,清新没有城乡界限
走进日本就是走进一个清新无尘的世界,日本的卫生之所以让人叹服,是因为没有死角,没有作秀,没有为了检查迎评等等的临时突击,而是作为全民全社会的一个生活共同守护,人人践行,处处体现。日本商家也使用塑料袋,但日本的街道、小巷或绿化带间隙、溪边海岸,你找不到一个丢弃的塑料袋,也见不着任何丢弃垃圾,无论是工厂、商店,特别是饮食行业,很难见到他们乱堆乱放垃圾。进入日本的次日,开始时我也会消费些食品,但有食品必然产生垃圾,我发现一个矿泉水瓶子就是无法扔,因为日本街边很少垃圾箱,景区宫庙里更是难以寻找,6月29日下午,在明治神宫想丢一个饮水瓶就是找不到垃圾箱,只好将垃圾装在袋子带回宾馆再丢垃圾桶里。7月1日大清早,在富士山河口湖公园附近,我看到远处一位老者穿着短裤晨跑,可他手上拎着一个袋子,时不时弯下身子捡路上的小杂物,7月2日晚在大阪郊区,我又看到一群学生沿着公路边的步道搜寻垃圾,学生们有说有笑,快乐地从我身边走过,让我还是回头远望,我想,难怪日本没有垃圾的藏身之处。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且地震频发的地方,但日本人对生活空间的美好追求却是无处不在,大街小巷,能够装饰的地方,他们都极致发挥想象力,用简约而富有创意的装饰,美丽自己的居住空间。在旅行的有限时间里,只要有自由活动间隙,我都流连于日本小巷或乡村民宿周围,观赏日本当地风情。那一座座低矮独特的民宿,总是吸引着我的眼球,这些房屋有利用太阳能的、也有利用当地竹木藤条的,景色虽是各异,但卫生则是清洁无比,一位日本住民似乎理解我的好奇,主动打开前屋大厅,我看到这家人在进门口把拖鞋排列得整整齐齐,其他物件也是摆放得当,精致到家。由此,我不断在想,在日本旅行,最大的享受恐怕就是环境卫生的回馈了,协调的建筑区间与极其整洁的卫生秩序,给了这里的人们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原本比较辛苦的日本人民在辛劳之后有一个放松恢复的空间,这种卫生构建之作用,永远超出卫生的短期目标功利,它是人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根据,也是吸引外国游客进入这片清新乐土的重要构成。
厕所进步 折射的不止是人性关怀
考察日本离不开厕所话题,日本导游说的没错“中日之差距就是厕所的差距”。这次自费考察旅行,最能引发我思考的是厕所问题。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厕所的面积也是由这个国情所影响,无论是宾馆或是管理单位,厕所空间都不会占用大的面积,但是,厕所里的配置却是相当的完善,多数厕所都有残疾人的辅助设施,配置的用品有洗手液、清新剂、镜子、自动清洁屁股装置、卫生纸、吹干机、擦手纸、自饮水龙头等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卫生纸的放置,每个卫生间常备2卷卫生纸,以防临时断缺之尴尬,大便后选择轻摁开关,就可以把屁股清洗。有的便桶还有感应功能,当人走近便桶时,盖子会自动上掀,当人离开坐桶时,清水会自动冲涮。日本全国厕所都不允许把便纸留在纸篓内,而是提示直接放入便桶冲走。日本厕所之先进,在我的印象中折射出三个问题:一是厕所建设与日本社会经济人文高度合拍,考察日本厕所,便能知道日本社会的许多端倪,包括发达的智能装置、细腻的人性化关怀以及卫生清洁规范等等;二是诱发了中国大妈的厕所革命,以前报道说,中国大妈到日本风靡购物,马桶盖成为大宗选项,曾经受到很多“爱国者”的猛喷,这次日本之行让我解开了这个问题之结。在我们中国,对厕所的革命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农村近年来脱贫攻坚中搞的旱厕改水厕,对于我们来说算是在进步,而进入小康生活的大妈们走进日本后,发现日本如厕是这么先进舒适,而且改造厕所并不是一件难事,于是大妈们为厕所革命而蜂拥采购日本智能马桶盖,这其实并不是坏事,至少反映了大妈们对新事物的接受来得如此直接迅速,反映中国大妈们进入小康生活的实际基准,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果要说失误反倒要追究我们广告媒体的失误,日本使用的马桶盖有相当多是中国生产,而中国在推广上做得慢三拍,以至于大妈们到日本了才知道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改善,虽然这是一个现实历史笑话,但毕竟从中收获了进步。这次在赴日购物的群体中,我仔细观察,大妈们绝大部分选购的是高档化妆品和药品,没有看到一个选购马桶盖,说明马桶盖的需求已经无须在日本解决。日本厕所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卫生纸问题,首先是干净纸的置放,日本做到有厕所必有卫生纸,而且还有双卷待用,这是因为日本没有人会把这“多余”的卫生纸顺走,其次是用过的卫生纸必须冲入下水道,这其中细节是水流冲劲大、纸质轻薄而有质地,由于众所周知的行为观念和道德修养问题,这个改变在中国恐怕要有一个过度时间。但不管怎样,厕所革命是赴日旅行者人人感触颇多的问题,只要有这种感触,相信随着国内科技的进步、人们道德修养的提升、生活价值观的改变,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也会有这样的厕所以及厕所行为。
饮食安全,普通而广泛的民众话题
说起饮食安全,我们的管理部门似乎天天都在抓,但我的感受是什么也没有抓到,而且食品污染、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愈演愈烈。在日本期间,我随口问同行的朋友,这些天有什么感受,随便说说,朋友们告诉我“这几天吃得放心,日本没有不安全食品”,这是一个多么揪心的话题。是的,在日本旅行期间,无论是酒店自助早餐还是临时中途用餐提供的食品,每餐都是货真价实,让你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根本无需考虑在国内旅游那样担心伙食克扣,食物安全,要说有什么要求的话,唯一的就是叫你“不要浪费,吃多少盛多少”。
日本无论酒店或是机场、车站,没有供应开水,这不是日本人不懂得开水服务,而是他们认为“开水是因不放心水质而进行消毒的热水”,日本随处打开的水龙头就是自饮水,你放心喝,别担心喝了拉肚子。看似一个简单的改革,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政府努力,包括水质保障、线路铺设、平时监管等等。人们常常理论的社会福利,这就是一项喝得着、看得见的社会福利。这项改革即方便了匆匆忙忙的日本人,也节约了大量的烧水能源,更压缩了闲着无事重复不断烧水喝功夫茶的休闲时光。当然,日本人还是喜欢喝些功夫茶,但他们认为那是一种高级享受,需要时间、需要朋友、亲人坐在一起共享,但是,日本是一个忙碌的社会,谁又有闲功夫围在一起海阔天空?
日本的大米饭很好吃,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讲,在日本的几天,每天都不好意思地撑饱一肚子米饭。日本重视人的传代生育基因品质,他们几乎没有转基因产品供应,鸡蛋可以随便生吃。据老板介绍,由于土地的匮乏,一些蔬菜靠中国土地种植,然后进口到日本,进口环节国家有严格的检验标准,曾经发生过一件农药超标案件,中国种植农场坚决否认使用过农药,但检验结果却又是白纸黑字摆在面前。后来日本专家与中国种植农场联合进行调查,发现这家农场的种植物是受到邻近种植的影响,虽然采用了三米宽的抛荒隔离带进行间隔,但中国农民在自己庄稼地里所用的加强农药还是飘过隔离地带,污染了日本订购蔬菜。在中国宁德的漳湾园区,有一个叫远藤公司的出口企业,也曾在生姜种植区发生过这类事情,后来只好与农民商量,将其土地再租过来,扩大抛荒隔离。
在咱们的国内,有一个报道叫“药不死的城里人”,说是这样洒农药,城里人吃了也不见药死几个,有的农民明天要收割蔬菜了,今天还特意施一次肥料,为的是有一个旺盛的长势和卖相。一些种植户为了防虫害,不断加强农药喷洒,有的为了提高产量、减轻劳动,只用化肥不用有机肥,有的养殖户甚至还广泛使用无机化肥如尿素、碳氨等促进池塘海产品养殖高产,转基因产品越反越多,无所不及。有调查显示,国人的生病率越来越高、生育能力越来越弱,传宗接代成了解禁计划生育后面临的新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应该也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们生存的这个食品环境什么时候才会有所改善,什么时候让我们坐在中国自己的餐桌上,也能放心地吃上一口中国菜。
宫寺神社,民众精神的至上寄托
在日本旅行考察,除了当地处处清洁明净之外,我很难说出什么景点最能留下深刻印象。导游也承认日本不是专注旅游业的国家,他们只是为了应对近年来蜂至而来的东南亚游客,特别是中国采购游客而赶忙出台的一些措施办法。因此,在日本带团只好多安排参观神社、寺院这些古老的场所。
日本的寺庙与神社都是日本国民的精神寄托,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其中神社更为出名,据介绍日本大大小小有8万多所神社,分布于日本全国各地。日本的神社原来规模不大、建筑也比较简单,但自秦以来,特别是唐朝中国佛教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各地佛教寺院成为文化主流,于是神社也有了相应的改革与提升。在重要节日或婚庆时刻,日本人都要到神社举行参拜仪式。6月29日中午,我们参观明治神宫时,恰遇一对新人在亲戚朋友陪同下举行结婚仪式,由神社神官施法唱经,并引领相送,整个仪式即复杂也简单,复杂的是程序过程,细节严格不能省略;简单的是参加人员,随行只廖廖二十多人,着和服缓缓而行,无需如同中国式的大操大办。婚姻一旦经神官宣布就永久成立,很多责任与义务也将随着对神的宣誓而信守终身。
日本神社前面都有一个叫“鸟居”的“开”字型建筑,之所以起名“鸟居”,是因为神界认为,鸟类具有灵魂,但又区分为纯净与肮脏,建立鸟居就是把神圣的地界进行区分,一旦踏入“鸟居”就进入神社境界,一般讲,神社鸟居建筑只有一个或两个,像中国的牌坊,庄严屹立。但京都的伏见稻荷社神却有无数个鸟居,社神把奉纳者捐献的钱款建造一个个鸟居,一个紧挨一个地靠在一起,形成长长的桔红通道,甚为壮观。伏见稻荷社是日本众多稻荷神社的总社,历史十分悠久,据说其文化最早来自中国的秦朝。二战时期,美军对日本进行惩罚性大轰炸,是中国建筑专家梁思成提示美军手下留情,不要将这座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炸毁,因此,稻荷神社对梁思成感谢有加。稻田神社最早是农耕种植的保护神,相当于中国的神农氏,后来逐步扩大到商业、从政、家运、就学、婚姻等等各方面。
日本神社祭拜不烧香,参拜者身着和服,在神坛前的清洁池必须进行清洗,用精致的小勺子舀一勺池水,先洗左手再洗右手,然后顺流冲洗勺柄,到神殿前投几个日本硬币后,摇动粗大麻绳,然后击掌三下念叨祈求,从形式上讲,算是比较简单。
由于参观游客中中国人居多,除了几位日本人在神社进行击掌祭拜外,中国人很少参与其事。而在东京浅草寺参观时,随行的游客却是拜佛的很多,主要是浅草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对于中国游客更有亲近感。在浅草寺参观时,最受启发的是日本的香火文化。寺庙也有烧香供佛,但香钱很少,每人只要求投入相当于人民币0.6元的日币,就可以自由取一份细香,而燃香的炉则精巧的大有玄机,即方便点香,又节省能源,更能确保环境不受大香大烛长期污染。在祈祷平安的同时,我真希望这种先进节能的烧香方式引荐给中国寺院,让我们也从土豪式烧香中回归简单。
谈到日本神社,绕不过去的是东京的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7-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3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靖国神社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创建的东京招魂社,目的纪念戊辰战争中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1879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此后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二战结束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独立宗教法人。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日本政客每次参拜都触动亚洲受害国的神经,破坏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在集体参观中,导游一般不安排参观靖国神社线路,但都或多或少提及。确实,日本因靖国神社中供奉甲级战犯而又年年举行祭拜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打不开的结,近些年来连台湾的李登辉也跑去祭拜,他是去祭拜二战时期充当日本兵的包括他哥哥在内的3万台湾兵灵魂而受到两岸人民指责。造成如此纠结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出路,如果当年投降后日本的管治方美国稍加干预,甲级战犯的灵牌也不会进入神社,如果日本军政界强势将甲级战犯灵牌迁出靖国神社,另由民间建一个小神社安放,也就解决了政界精英每年参拜国家英雄的难题。这些问题如同钓鱼岛问题一样,并不是没有出路可寻,而是日本目前依附美国正处于世界强势阶段,政界精英不愿在此问题上承担国民右翼攻击风险。
中华汉字,融和一体的日本文化
走进日本,我们能够目视的一切都融合着中华文化元素。张扬得体的店招、详细明了的地铁线路、可爱逗人的汽车牌照、宁静靓美的居家门牌,一切都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因此,即使不会日语的中国人,当你遇到困难需要进行简单沟通时,只要你写上几个简单的中文字,日本人就能猜出你的意思,并作出回答。
在日本很让人舒心的是看日本文字中的中文写作,不知什么原因,日本中文体排版出来的字特别漂亮,看到一些神社、寺院、公园告示牌里的文字,我总有一种养眼的美术享受,我们是中华汉字的专属国,本应有更多精美的汉字产自自己的国度,可是,看到日文中的汉字印刷,我也真是无语了。再就是日本车牌,那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每一部来自不同地域的小车,都有一个精美设计符号,这些符号由中文(演化)、日文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它与中国比较生硬单一刻板的车牌对比,具有逗萌可爱之不一般,特别是阿拉伯数字,即是美术创意又属通常合规,十分可爱。也许是日本环境几无污染,这些汽车车牌全部铮亮如新,没有一个车牌灰头土脸。每当我散步在河岸、公园停车场时,都忍不住挨个挨个观赏。除了车牌文化外,日本出租车内文化也是值得一提,一般出租车内都有司机喜欢的文化用品或吉祥物,而这些物品或多或少也融合着中华文化元素。坐在整洁温馨的出租车里,我不由自主地又想到国内那又臭又脏又破的出租车服务,心中好不是滋味。
当然随着中国游客的不断到来,日本方面也会注重汉语言的普及与推广,在我接触的公职人员、柜台人员、司机等各类人员中,简单的汉语他们也会说上几句。据说政府和学校正有意识地推广中文,7月2日,在大阪商场,我买茶水解渴付账时,一位印度肤色的女店员居然用汉语与我交流,她说汉语大家都在学。由此,我又想到,这也许就是开放意想不到的功效,当我们成批走进一个国度时,我们不仅是一个观光消费者,我们还是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扬促进者,让中华文化走向异国、融入世界,这本身就是中国强大的象征。
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这次日本之行走了东京、京都、富士山、大阪,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许多优良品质的民族,日本社会是一个奋发向前的文明社会,在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中,我们最初学习日本先进科技和管理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中国确实也取得了进步,我们的国力增长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无不凝聚着政府的努力、人民的创造和改革开放的吸收。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世界先进文化源于中华,但光大的不一定局限在中华,日本文化源自中华,却创造了更多值得标榜的文明成果,作为中国公民,我多么希望余生能够生活在中国式的安全稳定、日本式的卫生礼貌环境之中,并希望中国的男人多学习日本男人的认真专注,为家庭担当、为国家担当、为民族的发展担当。同时,更希望中日友好,人民安康!
2018年7月5日写于中国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