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萧山,讲萧山,说萧山的人与事,讲萧山的历史故事。
前面讲了大寨河和围垦,讲围垦那期最后也是说了这期要讲一讲萧山南片的风土人情,今天就以浦阳江作为介绍萧山南片的第一作。有人会问笔者为了不讲钱塘江,钱塘江名气更大,偏偏要从浦阳江讲起,其实浦阳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是萧山的母亲河,因为它承担起萧山南片所有的排涝、灌溉任务。
发源地
浦阳江全长149.7千米,萧山境内段长32.5千米,浦阳江的源头是金华浦江县,穿过诸暨,进入萧山境内,注入钱塘江。其实萧山境内的浦阳江是属于下流,浦阳江对于萧山而言不仅仅是母亲河,对于诸暨同样如此,相传四大美女西施就是在浦阳江边浣纱,沉鱼之江就是指此。如果后续有机会笔者还会进行展开。
萧山范围内走向
浦阳江在萧山的走向进行过改变,历史上浦阳江有过一次重大改道。明代天顺以前,江水出萧绍平原,经绍兴三江口入海(有说法是西小江旧河道)。后来,筑麻溪坝,开深碛堰山,改道从义桥、小砾山附近(旧称渔浦)注入钱塘江。笔者对于开碛堰山是一笔带过,其实这个行为是千秋万代的工程,对于子孙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
水患影响
任何水系的水患影响一定是下游的,长江如此,黄河也是如此,浦阳江对于萧山也是如此。萧山范围内有永兴河、凰桐江汇入浦阳江内,同时本身集雨面大,河道迂回,河床坡降小,洪水时更容易受到富春江水倒灌以及钱塘江潮汐顶托,往往造成内部洪水泛滥,素有“小黄河”之称,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洪灾。
解放后治理
为根治浦阳江,先后对该江及其支流进行抛石护岸、截弯取直、切整滩地、拓宽峡口、疏浚河道等综合治理。笔者通过查询资料,有茅谭汇截弯工程、碛堰山段拓宽工程、眠犬山段拓宽工程、尖山段拓宽工程、永兴河丁家庄段裁弯工程、凰桐江茅家山段拓宽工程、东河改道和南河分洪工程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因篇幅有限,笔者不一一列举,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为浦阳江两岸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洪灾逐渐成为了过去。
现在的浦阳江
经过解放后七十年的治理,浦阳江两侧已经不会出现决堤洪灾的现象,萧山为了提高浦阳江两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于2014年开始实施浦阳江改造工程,再次提高标准塘的抗洪能力以及改善两边的绿化景观。
现在的浦阳江两岸有一条休闲的步行大道,江边的老百姓经常饭后散步、跑步、遛狗、聊天。一条浦阳江的历史,见证了萧山人民的生活历程,萧山人民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让萧山走向富裕的历程。
今天浦阳江的故事讲到这里,各位喜欢笔者内容的看官记得关注点赞支持笔者,下期讲临浦,请各位看官踊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