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天辟地:看我洪荒之力!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三国 徐整《三五历纪》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三国 徐整《五运历年纪》
----------------------------------------------------------------------------------------------------------------------------------------------------
几乎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他们试图用故事的方式,解释宇宙的诞生、世界的起源,因为历史的不同、文化的差异,这些故事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面貌。
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国人独有的创世神话。
在这个神话里,鸿蒙未开,天地混沌,像颗鸡蛋,而盘古诞生于其中。他挥舞巨斧,一下子就把这颗“大鸡蛋”给劈开了。然后,清而轻的“阳气”上升为天,浊而重的“阴气”下降为地。为了让天地更广阔,盘古头顶苍天、脚踩大地,随着他身体的不断变大,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也不断变大,就这样坚持了一万八千年,最终,他筋疲力尽,轰然倒下,而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则化为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矿藏、草木……
中国先民为什么会创作出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呢?
这一切,都要从神话诞生的年代说起。
那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刚刚被文明的曙光照耀,中国的上古先民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心,并尝试着去探索它。然而,那时候得人们认知有限,生存条件十分落后,又没有各种各样先进的科学仪器作辅助,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观察身边最常见的事物,来探索宇宙的奥秘。
他们看到日月星辰周行不殆,江河湖海川流不止,四季更迭有条不紊,花草树木生生不息……一切都那样完美!一切都那么伟大!于是被深深震撼,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操纵这一切。
每当细心地去观察这些大自然中的景观,他们就能体会到一股强大得让他们震撼的力量!自感力量弱小的他们,越来越痴迷这股神秘力量,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呼风唤雨、排山倒海的“洪荒之力”!慢慢地,他们的这种痴迷变成了一种崇拜,这就是自然崇拜。
但是,作为他们崇拜的对象,“自然之力”这东西是看不见的,怎么才能让人知道它的存在呢?
这难不倒聪明的先民们——既然看不见,那就把它变得可见,赋予它一个形象!
中国先民发现,他们部落里最有力量的人,往往是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而且,那时候他们的武器主要是用石头磨制的斧头。于是,这种来自宇宙之初的自然之力,就被先民们具象化、人格化,变成了身材高大无比、挥舞巨大斧头的“盘古”。
先民把自然之力塑造成一个拥有无尽力量、开天辟地的神,并用他鼓励自己,在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时,保持振奋的精神、昂扬的斗志……而这种力量,直到现在还被中国人优秀地传承着。
有趣的是,根据现代科学推论,我们的宇宙,正是源于一次大爆炸;而且当时的宇宙是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奇点”,这个奇点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跟神话中宇宙诞生前“混沌如鸡子”的状态简直一模一样!
在某个时刻,不知什么原因,这个奇点忽然爆炸了,爆炸的瞬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又慢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天体,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宇宙的模样。——这个过程简直跟神话里清而轻的变成天(空间)、浊而重的变成地(天体)如出一辙!
从这个角度再看这个创世神话,是不是对中国先民的想象力和智慧感到万分惊讶呢?
2.女娲造人:“手办”大神造人记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东汉 许慎 《说文解字》
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变造化。
西汉 刘安 《淮南子》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东汉 应劭《风俗通义》
----------------------------------------------------------------------------------------------------------------------------------------------------
如果问你世界上最早的手办爱好者是谁,你一定想不到她的名字:女娲。
天地初开,世间荒凉,美丽的女神女娲,为了丰富这单调的世界,施展造化,创造万物。神通广大的她,能在一天里创造七十个物种,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里的鱼虾,都是她的杰作。
当这些都完成后,女娲还不满意,觉得世界还有欠缺。于是,她又用黄土与水和成泥巴,捏出一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小生灵,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人。为了加快造人的速度,女娲又用绳索沾满泥浆,然后用力甩出去,而落在地上的一颗颗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实现了人类的“量产”。这些用黄土捏出来的“手办”,就是中国人的老祖宗。
这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
在这个神话里,女娲化生万物,创造人类,是那样伟大,所以古人们尊奉她为始祖神和大母神,把她列为“三皇五帝”之一,号称“娲皇”,跟我们熟知的伏羲、神农、黄帝等一众古圣贤君并列;后来的人们还将她神化为地位尊荣的大地之母。
要知道,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普遍地低于男性,而女娲作为一个女性神祇,能受到这样的尊崇,足以说明她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而动人的女性,是怎么成为人人敬仰的女神的呢?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过着一种群居的母系氏族部落生活,氏族部落是依靠共同的血缘组建而成的群体,部落首领往往是位女族长,她与其他部落成员是姐妹、母子和祖孙的关系。
不要一看到“部落首领”,就以为她像个女王一样拥有很大的权力,其实,这时候的部落首领,绝对是一件责任艰巨的苦差事。
作为族长,她必须成为一位英雄,必须拥有智慧、勇气和力量,要有寻找食物、探索领地、躲避危险的丰富经验,要懂得怎么为族人疗伤治病,还要与其他部落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解决各种棘手的矛盾……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经常被累毁。
而且,她还担负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使命:繁衍子孙。
生存是任何一个物种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人类也不例外。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人口众多、人丁兴旺就是一个部落最大的生存优势,这是因为,人口越多,就越容易获取食物,越容易在和其他部落的冲突中赢得胜利。
所以,女族长最主要的责任,是保证本部落不断有新生命的诞生,也就是要让自己和族人不断地生孩子,并且保证这些新生儿平安长大——在那种条件恶劣的艰苦岁月,产妇难产而死、孩子无故夭折是很平常的事。
久而久之,人们对于孕育新生命形成一种痴迷,这种痴迷,被称为“生殖崇拜”,而女娲这一神话形象,正是中国先民生殖崇拜的产物。
其实,女娲不是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伟大母亲的集合,她们为了亲族的生存、部落的繁衍,付出汗水和血水,甚至宝贵的生命,人们感恩于她们的付出,于是创作出“女娲”这个神话形象,祭奠她们,纪念她们,歌颂她们。女娲就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母亲!
有人会好奇一个问题:女娲造人为什么用黄土,而不是石头、木头或其它什么材质呢?
女娲用黄土造人,说明创作这个神话的部落,生活在有黄土的地方,并且他们的生活与黄土相当密切。
其实,至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北方农村还有给婴幼儿穿“土裤子”的习俗。土裤子,顾名思义,就是在里面灌了黄土的棉裤。经太阳暴晒或铁锅翻炒的黄土非常洁净,给孩子穿上这种裤子,能很好地保证清洁卫生,甚至对一些皮肤疾病也有疗效。在女娲造人神话诞生的时代,原始先民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没有丰富多样的棉织品、丝织品,松软温暖的黄土却随处可见,女人在黄土中分娩,让新生儿的身上沾满了黄土,这一景象,很容易造成人是由黄土构成的视觉印象。
另外,你有没有想过,女娲的名字里为什么有个“娲”字?这个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众所周知,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人也一样。古人为了生存,只能逐水而居,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水边,因此,他们能经常看到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蛙。
细心的中国先民发现,蛙有个特点,那就是:能生很多孩子。他们经常能看到蛙卵一堆一堆地漂浮在水面上,多得像满天的星斗。这个场景,简直让他他们看得眼睛都红了!——多子多孙,不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吗?他们多么渴望自己的部落也像蛙一样人丁兴旺!
于是,蛙的形象成为了他们的图腾,顺理成章的,他们也给自己的女神取名发音为“蛙”的“娲”了,希望她能保佑他们多子多孙、部落长盛不衰。
有趣的是,中国人管小孩子叫“娃娃”,也是因为蛙。中国先民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他们能像蛙一样繁盛,于是就用这个可爱的昵称,寄托他们对子孙后代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
3. 女娲补天:用爱,为你撑起一片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东汉 王充 《论衡》
----------------------------------------------------------------------------------------------------------------------------------------------------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水火不容,为争夺天帝之位而大打出手,战败的共工一怒之下撞倒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摧毁了大地的“四极”,还把天给捅个大窟窿。大水从窟窿流出,于是天降大雨,迅速淹没大地,可怕的黑龙趁机兴风作浪,鸷鸟也从天而降吞噬无助的人类……
上面这一幕,正是神话“女娲补天”中的景象。
故事的结尾我们都知道:女娲烧炼五色石,把天的窟窿堵上了;她又从东海找来一头巨龟,斩下它的四条腿,充当大地的四极;她还将厚厚的芦灰铺在地上,止住了滔滔的大洪水;最后,她杀死了作恶的黑龙和鸷鸟,为人类铲除了大害。可是,天地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样子: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星辰都向那里移动;大地向东南塌陷,所以江河都流往这里,注入大海。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出现,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是“房屋说”。
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部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房屋,它们主要由木头、树皮、茅草建造而成。虽然这时的房子十分简陋,却能为人们遮风避雨、阻挡野兽,是先民们极为珍贵的财产。所以,在那种情形下,如果房屋出了问题,对当时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这么珍贵的财产,最怕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漏雨和起火。这两种灾难,表现在女娲补天这个神话里,就是水神和火神带来的灾难。
现在试着把自己带入到上古先民的情境中,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场雷击引起的突如其来的火灾,烧坏了你和族人辛辛苦苦搭建的屋顶,而且还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们陷入恐惧和悲痛中。屋漏偏逢连夜雨。屋顶还没修好,又下起了瓢泼大雨,不但把你们淋成了落汤鸡,还把你们的房屋浇成了室内游泳池,而饿得眼红的豺狼虎豹正在外面转来转去,伺机而动……
这种情况,无异于神话中所描述的“天塌地陷”。
当年,中国的先民遇到这种情况后能怎么办呢?除了哭哭啼啼,就是去找他们的部落首领了。
首领之所以能成为首领,除了因为经验丰富,还因为他们喜欢动脑。也不知道这些聪明的古人受到了什么启发,总之,在历史的某一时刻,他们掌握了一种技能:煅烧石头或泥土,制造出了世上最早的陶瓦。
高温改变了石头和泥土的化学属性,不但结实,而且防水防火,先民们就用它取代了覆盖屋顶的木头、树皮和茅草,极大地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段历史表现在神话里,就是“炼石补天”。
就是说,女娲补天神话中的五色石,其原型正是用来修补屋顶、遮风避雨的屋瓦。其实,一直到现在,我国的一些山区农村,还有许多用薄而宽大的页岩作瓦来覆盖屋顶的房子。
第二种,是“陨石说”。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女娲补天神话诞生的时代,中华大地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陨石(雨)撞击,这次撞击不但带来了火灾,还引发了可怕的海啸——从天而降的星星掉进了海里。
当时亲身经历这场自然灾害的中国先民们,面对这种奇特的自然奇观,他们既恐惧又震撼,甚至将它跟死亡联系在一起。
因为认知有限,不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他们很容易仅凭肉眼判断,就将从天而降的陨石(雨)当作是“天的碎片”,认为是天坏了,出了漏洞,进而将这种水火交替、天塌地陷的场景记录在他们的神话中。
第三种,是“洪水”说。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起因就是神要毁灭世界,于是下了一场持续了许多天的大雨,将世界变成一片汪洋;苏美尔文明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记载:“洪水伴随着风暴……只有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古代玛雅人在《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说:“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古印度《摩奴法典》也记载了一场神毁灭世界的大洪水……而女娲补天神话,也是典型的“洪水灭世神话”。
这些洪水灭世神话,属于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却拥有高度的相似性,从这点可以推测,也许在史前某个时期,地球上真得发生过一场大洪水灾难,灾难之大,几乎将全人类卷入其中,就像这些神话中描绘的那样,当时,整个人类族群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在中国先民的记忆中,大水淹没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是亡族灭种的可能。这时,那些拥有丰富经验的智者和领袖们站了出来,带领着顽强不屈的族人,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走出困境,迎来新生。这些宝贵的经历,反应在他们的神话中,即是补天神话。
第四种,是“造人说”。
这种说法认为,“女娲补天”其实是“女娲造人”的另种表述方式。
在当时,像火灾、水灾、野兽袭击这样的天灾,像部落战争这样的人祸,是夺去人的生命、让部落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大量减少对先民们来说,无疑就是“天塌了”。
女娲作为生殖神,作为先民崇敬的始祖神和大母神,大量地繁衍子嗣,扩充人口,就是在给部落“补天”。
先民们是在通过这个神话,巧妙地表达他们繁衍生息的愿望。而且,不难想象得到,他们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为实现这一愿望而进行各种探索、各种尝试,坚持不懈,从未放弃。
无论哪种说法,都有它的合理性,无论哪种说法,都能证明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先民在用大胆的想象,记录他们所遭遇的灾难,并歌颂那些为了大家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英雄。
所以,还有种说法:女娲并没有炼烧五色石,她是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天裂,献出生命,承受所有灾难,护佑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2008年汶川地震,一位年轻母亲,在房屋倒塌的瞬间,用血肉之躯给怀中的孩子撑起一片小小的天地。孩子活了下来,而她离开了人世。这位伟大母亲的身上有无数中国母亲的影子,在那一刻,她就是女娲。
4.有巢氏构木为房:送你一座大房子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战国 韩非《韩非子·五蠧》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战国 庄周《庄子·盗跖》
有巢氏,谓之始君,教民巢居。
南宋 郑樵《通志·三皇世谱》
----------------------------------------------------------------------------------------------------------------------------------------------------
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有句诗,可谓震烁古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心系天下苍生,自己的茅屋被狂风大雨吹打得七零八落,却仍一心期盼能有千万间大房子,为那些无家可归、风餐露宿的贫寒之人遮风挡雨。
这种无私、忘我的伟大精神,古已有之。
上古时候,人类的数量十分稀少,反而是野兽的数量非常庞大,可怜的人们经常遭受豺、狼、虎、豹等猛兽的袭击,很多人就这样被夺去了生命。目睹这种情况,一个人非常忧虑,为了让大家免于野兽的伤害,他冥思苦想,最终从鸟在树上建造巢穴得到灵感,用木头在树上搭建出最早的房子。从此,人们白天在地上寻找食物,晚上就躲到树上的房子里,从而避开了在地上逡巡的野兽,这种居住方式就是“巢居”。发明巢居的这个人,则被人们拥戴为首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有巢氏”。
在许多古籍中,人们都将有巢氏尊为“三皇”之首,足以证明他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这个神话是怎么出现的呢?
我们熟知的“北京人”“元谋人”和“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生活在山洞里。这足以证明,在人类文明早期,原始先民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基本都是就地取材,居住在各种天然形成的山洞、地洞中,以此来遮风避雨、躲避野兽。
然而,住在洞里,在获得安全和舒适的同时,也大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因为,以洞为家,就意味着他们的采集、狩猎区域只能在洞的周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先民们忽然发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物产丰富,能很轻松地让他们填饱肚子,但是附近没有山洞,那他们应该如何抉择呢?是选择吃饱呢?还是选择“睡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想一个办法,让他们既能得到丰富的物产,又能得到安全舒适的居所,久而久之,抛弃山洞而去自主地“造房子”,也就逐渐被先民们提上日程了。
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最早的木结构房子终于诞生,它们就像鸟巢一样,是建在树上的。其实,相比地面的山洞,形同鸟巢的“树屋”安全系数更高,因为,绝大多数能对人类构成威胁的野兽,都不是树栖动物。也正因如此,先民们在自己造房子这件事上越走越远,最终发展出了我们常见的建在地面上的房屋。
有巢氏构木为房的神话,反应的是中国先民早期主动为自己建造巢穴的史实,他们就地取材,选取随处可见的树木,将它们简单加工,再进行各种复杂的穿插、捆绑,制造出了最早的树屋,这一伟大创举,是人类动用智慧对大自然合理利用的具体体现。
这个神话背后的历史,则宣告了人类启蒙时代的到来,而作为启蒙时代代表的有巢氏,跟女娲氏一样,是人们对无数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概括,而创造了这个神话的无数劳动人民,在追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祖先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认同和赞美他们自己。
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有巢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一直存在,对木材的利用即是有巢氏文化传统的延续。木材作为优质建材,因其轻便、坚固、取之易得等特点,深受中国人青睐,发展出了独特的砖木结构建筑,无论寻常民居亦或巍峨殿堂,木材都是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直到现在,有巢文化都还在发挥它的文化功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它的建造理念就来自于有巢氏,设计者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早期巢居的史实,是对那个久远时代的追溯,是对这一伟大发明的高度礼赞。
5.钻木取火:摩擦,摩擦,文明开花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号曰燧(遂)人。
魏晋 谯周 《古史考》
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东晋 王嘉 《拾遗记》
----------------------------------------------------------------------------------------------------------------------------------------------------
众所周知,中国菜以品类丰富、味道独特而闻名世界,受到很多外国人的喜爱,可当我们自己面对满桌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时,有没有想到过“燧人氏”这位老祖宗呢?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
在起初,人和野兽几乎没有区别,过着一种茹毛饮血的生活,让他们填饱肚子的野果、鱼虾、野兽之类,毫无例外都是生的。正因如此,他们经常得各种肠胃病、传染病,饱受折磨,苦不堪言。
后来,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位圣人,他来到一个叫作燧明国的地方,发现那里有棵叫名为“燧”的巨树。一天,他看到鸟啄击树干,竟然啄出了火花。他受到启发,便用小树枝在木头上钻啊钻啊,结果,也钻出了灿然的火苗!
于是,他把这种取火方式传授给人们,让大家都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从此,人们吃上了熟食,再也不用忍受生食那糟糕的口感和疾病的折磨了。为了纪念这位老兄,人们充满尊敬地称呼他为“燧人氏”。
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燧人氏这位祖先,也许中国人至今还在把生鱼生肉当成主要食物呢。
没错,“燧人氏”这位神话人物所发明的“钻木取火”,其最大作用,就是让先民们吃上了熟食——要知道,吃熟食尤其是生肉,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开始,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对于火这种现象充满恐惧。自然界中,经常会有因为雷击、水滴聚光、腐殖质堆积高温而引发的自然大火,气势汹汹的大火一旦燃起,就会烧毁挡在它前面的一切,那时的人们,通常会将火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后来,先民们发现,森林大火过后,空气中总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气。他们小心翼翼地在灰烬中探索,发现香气的来源正是那些被烧死的野兽。出于好奇,他们撕下被烧死的兽肉,尝了一口,惊喜地发现它味道鲜美,口感远胜那些被他们杀死的“新鲜”野兽。他们转动大脑,很快就知道了火和美味之间的联系。
于是,对美食的渴望战胜了对火的恐惧。他们开始尝试着收集自然界中的火种,并对它长期保存,将这种他们一向畏惧的东西变成了他们的工具。在很多古人类遗迹中,都有大量堆积如山的灰烬,这验证了人类早期对火的使用和保存模式。
久而久之,吃上熟食的先民又发现,他们的患病率也开始显著降低,尽管不明白其中原因,但他们已经将“吃熟肉”和“不生病”挂上了钩。
但是,这种来自自然界的火有个显而易见的缺陷:非常不稳定。为了保证火种不灭,先民们必须派出专人看守,这就浪费了劳动力;而且,一旦遇上部落迁徙,火种的保存就更加困难,带着一堆火在草地、丛林中到处跑,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于是,人工取火,成为先民们解决生存问题的当务之急。
先民们对火的孜孜以求,固然有对健康的考量,但对美食的渴望一定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谁还不是个吃货呢!经过无数次的摸索,他们最终发现了“摩擦生热”这一自然原理,并熟练地掌握了它,通过摩擦草木皮毛等各类易燃物品,拥有了对火的使用权。
也有科学家认为,人类掌握火的使用,是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可对于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人来说,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钻木取火”带给文明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食物经过热加工处理,可以杀死绝大部分致病菌和寄生虫,这就降低了人们罹患各种疾病的几率,增大了生存概率。
其次,肉食经过加工后,更加利于人体肠胃的吸收,蛋白质的摄入显著增加,而蛋白质的摄入增加了脑容量,让人类变得更聪明,也为未来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钻木取火”也是人类取暖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此之前,每当寒冬来临,仅靠动物皮毛御寒的先民们,往往只能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熬过一个又一个寒冬,而当他们掌握了火的使用后,就能围坐在篝火旁,感受火的温暖与光明,熬过寒冷而可怕的黑夜和寒冬,同时也让可怕的食人野兽对他们退避三舍。
现代人都知道,“钻木取火”的原理无非就是摩擦生热,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取火方法,也是懵懂无知的先民们在无数次尝试之后才掌握的。其实,这件我们现代人认为不起眼的事,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它本身是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
恩格斯在他的著作里这样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恩格斯认为,制造并使用火,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文明也由此发端。
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也这样写诗赞美:“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意思是,钻木取火使得人类文明大步前进、日新月异,这也是得到了大量科学依据支撑的事实。
先民们对火的渴望,其实就是对光明的未来的渴望。先民们将那些为了掌握火的使用而前赴后继的先人和同胞们,将那些为光明而奋斗的劳动人民,凝结为一个名为“燧人氏”的形象,歌颂这一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寄托他们的崇高敬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2年编制的《中国历史年表》把燧人氏所处的年代界定为100万年前——看到没,中国人的祖先在那么遥远的时代,就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同样了不起的,是中国人竟然以神话的方式,生动地把这段史实传承至今!
据传说,燧人氏死后葬于河南商丘,所以,商丘被中国文联授予了“火文化之乡”的称号,当地还有座占地4万余平方米的“燧皇陵”,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哦!
6.伏羲画卦:人文始祖一画开天
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
先秦 《山海经•海内东经》
太皞庖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
唐 司马贞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
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
西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伏羲作琴。
东汉 蔡邕 《琴操》
伏羲氏……始画八卦,皆连山,名《易》。
先秦 《古三坟》
----------------------------------------------------------------------------------------------------------------------------------------------------
伏羲的故事是从一个大脚印开始的。
在娲皇氏、燧人氏、有巢氏的时代过去后,中华大地出现了一个华胥国,国中有位姑娘,人称华胥氏。这天,华胥氏独自漫步原野,来到雷泽这个地方,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美丽的姑娘内心充满好奇,轻轻踩了上去,与此同时,她身体里出现一股异样的感觉,然后,她就怀了孕,而且这一怀就是十二年。十二年后,她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儿子,他就是伏羲。
伏羲对天地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天空中、大地上、江河里的一切事物,他因此而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者。他在蜘蛛网的启发下,制造出第一面渔网,并教会人们打渔,让大家能轻松获得丰富的食物;他驯化野生的猪、牛、羊等动物,开创了畜牧业;他制作琴瑟等乐器,并创作出世上最早的音乐;他还制定了男聘女嫁的婚姻制度,改变了群婚的旧习……
当然,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伏羲在地上一画开天,创制了“八卦”,开创了“易”这门学问,并因此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伏羲不但让人们填饱了肚子,还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愉悦,同时又保障了他们的健康繁衍,所以,在人们看来,伏羲的功业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先贤和祖先,便尊称他为“皇”,即“伟大”的意思,号称羲皇,又称“伏羲氏”和“太昊”。
大发明家的人物原型
虽然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把伏羲奉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但实际上,他跟女娲氏、燧人氏一样,极有可能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中国先民对一群人、一个部落乃至几个部落的高度概括。
伏羲神话中提到了一个“华胥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处的“国”是后人附会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出现(夏朝)。这里的“国”,只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也就是很多部落在一起抱团取暖的组织方式。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这一设定表明,伏羲神话的来源之一,即是一个尚处于母系氏族的华胥氏部落。“华胥氏”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人共同的老祖母。
而神话中那个让华胥氏怀孕的雷泽中的大脚印,当然也不可能真有这种神奇的作用。“雷泽”所对应的,可能是一个崇拜雷神的部落,它跟华胥氏部落互为通婚族,而“伏羲”,正是这两个通婚族的一批后代。
伏羲这一形象最大特点,是创造了许多伟大的东西,堪称十项全能的大发明家。这说明,在历经了女娲氏、燧人氏、有巢氏时代之后,先民们不但创造出了渔网这样的工具,驯化了野兽,发展出畜牧技术,满足了物质需求,还发明了乐器,创作了音乐,满足了精神需求,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探索自然和人生的奥秘,并且有了卓越的成果。
婚姻制度改革者
很多古籍都提到,伏羲是男聘女嫁婚姻制度的开创者。
在伏羲时代之前,上古先民的婚姻制度古旧而混乱,称为“群婚制”:一个氏族选择一个或多个氏族作为通婚族,这些氏族世世代代通婚,而且夫妻关系并不是固定的,一个男人可以和很多女人通婚,一个女人也可以和很多男人通婚,并没有我们所熟知的“夫妻”关系,双方也不会组建家庭。
因此,当时的人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能确定自己的父亲,这就是所谓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通婚族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近,也就出现了近亲婚姻的现象。先民们惊恐地发现,如果一对男女的血缘关系很近,他们的后代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即便没有夭折,成年之后也很难生存下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先民们逐渐废除群婚制,约定俗成地跟那些与自己没有血缘或血缘关系疏远的氏族通婚;同时,为了明确夫妻关系,他们规范了具体细节,一个男人要用献上皮毛等聘礼,迎娶一个女人,而一个女人也只能嫁一个男人——这就是男婚女嫁、一夫一妻的由来。
其实,这种新型的婚姻制度,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渔猎技术的进步,以及畜牧产业的出现,使得男人的体力优势凸显,开始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前经常吃不饱的先民,也开始有了剩余,也就是有了“余粮”。
面对着这些余粮,男人们有了一个疑惑: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这些东西要留给谁呢?也就是要明确财产继承权的问题。看来看去,最终,他们发现,把财产传给拥有自己基因的孩子,最合他们的心意,而这,也是最符合人性的选择。
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改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婚姻方式。于是,小单位的家庭开始出现,以前那种全部落偎依在一位老祖母周围的情景,正在成为渐渐模糊的过去,父系氏族逐步取代了母系氏族。
一画开天作八卦
伏羲这一形象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的,当属他一画开天作八卦了。
八卦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上古先民,已经具有了高妙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
善于观察天地万物、自然现象的先民们,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培养出了朴素的辩证思维,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座山,有向阳的一面,就有背阴的一面;有白天,就有黑夜;有男人,就有女人;有温暖,就有寒冷;有上坡,就有下坡;有上面,就有下面……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个跟它相对又相互关联的事物。
他们把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称为“阴阳”。
在这种哲学思维中,那种张扬的、爆发的,就是阳;内敛的、深沉的,就是阴。比如,山的向阳处是阳,背阴处是阴;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温暖是阳,寒冷时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包括天地,也是阴阳。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而阴和阳的和谐,就是先民们的追求。
为了更加简易明白,先民们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代表阳,称为“阳爻”;画了一个“⚋”代表阴,称为“阴爻”。一阴一阳,就是“两仪”。
先民们发现,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今天是阳,明天就成了阴,所以,顺应这种变化,先民们又将一阴一阳两两组合,形成了四个新的符号,就是“四象”:
⚌ 太阳
⚍ 少阴
⚎ 少阳
⚏ 太阴
然后,先民们又将两仪和四象两两组合,形成八个新的符号,这就是“八卦”:
☰ 乾
☱ 兑
☲ 离
☳ 震
☴ 巽
☵ 坎
☶ 艮
☷ 坤
原来,先民们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在自然界中发现了八种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而这八种元素就是八卦的由来:乾是天,兑是(沼)泽,离是水,震是雷,巽是风,坎是水,艮是山,坤是地。
八卦可以这样解释:
☰ 乾(天):阳气上升为天,天是极阳,所以用三个阳爻表示;
☷ 坤(地):阴气下沉为地,地是极阴,所以用三个阴爻表示;
☶ 艮(山):山来自于地,本质是阴,但又积极地伸向天,所以由下面两个阴爻和上面一个阳爻构成;
☵ 坎(水):水是凉的,是阴,但又不像地是纯阴,所以用两个阴爻夹一个阳爻表示;
☴ 巽(风):风来自于天,本质是阳,却吹向大地,于是用上面两个阳爻和下面一个阴爻表示;
☳ 震(雷):雷来自于天,本质是阳,却带着雨水去滋润大地,有了阴的属性,所以用上面两个阴爻和下面一个阳爻表示;
☲ 离(火):火是刚阳之物,却又不像天一样是纯阳,于是用两个阳爻夹一个阴爻表示;
☱ 兑(泽):和巽卦相反,巽卦是风冲向大地带走水汽,而沼泽是牢牢地锁住水汽。
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现象,跟处于那个时代的先民们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出行、采集渔猎、畜牧、婚嫁、征战、出生、死亡等事务,都能用八卦进行注解,并从中得到某种启示,进而做出判断和抉择,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做任何事都无头苍蝇似的乱飞乱撞。因此,“八卦”对古早先民来说,它是处事规则,是人生指南,是生命哲学。
“伏羲”所创造的八卦,是中国伟大先民师法自然的产物,是思考辩证的果实,是社会实践的结晶,它所传达的“人天和谐”的辩证思维,境界高远,深深影响着后来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孕育了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流派,成为博大精深、瑰丽雄奇的中国文化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