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成绩,重视外在表现,不是解决之道,唯有静下心来逐一突破,方有路可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成长功课第23天:作为父母都很看重学习成绩,那我们问问自己能否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呢,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缺失了什么?哪些地方是需要转换的呢?(孩子还小的伙伴,可以去觉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本该天真无邪的童年岁月,积极阳光、无忧无虑的少年,却因为我们做父母的缺失,而变成感受不到爱与温暖的忧郁时光。

受伤之前,孩子七岁,我虽比较关注孩子内在和习惯养成,却没有亲力亲为的去养育孩子,任由婆婆代劳了很多,又因为看不惯孩子跟随婆婆养成的习性,急于纠正,产生家庭矛盾,孩子爱哭闹,内心无法安稳。

受伤之后,我忙于养伤,养身体,还要去疗愈自己的情绪,而先生忙于工作应酬,不善陪伴孩子,孩子内心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孩子遇到与同伴的不快,无处诉说;因为家庭矛盾,感受不到爱和温暖,无心专注学习。

我们为人父母者,依然沉浸在自我伤痛中或是寻找自我价值的路途中,孩子在我们这里得不到回应,得不到关注、理解和包容,便向外寻求,寻求认同感,寻求心理安慰。

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内在,开始转向对他成绩的关注,焦虑于他的学习态度,担忧他的学业,孩子从我们这里感受到的是自私,产生的是对抗。

我们终于看到孩子内在需要转变,也开始看到我们自己的问题,明白我们转变了,孩子才能转变,可此刻,我感到无力,内心繁杂纷乱,不知从何处入手。

因为过往我们太多的问题,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太深,我们自己还转变不彻底,平时想的是感知孩子内心,接纳认同他,鼓励他,可一遇事便又打回原型,虽不再暴怒,内心却是无奈,或是无助。

现在看来,问题太多,那自己不用想急于求成,一条一条的理出来需要改变的地方,再逐一去突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照例给家里打电话问候,母亲的声音有些不对劲,躲躲闪闪,我一问之下,母亲才说,“姥爷病了,在住院。 我一下子蒙了,上...
    孤邻阅读 334评论 2 0
  • 网上,特别是简书里,写断舍离和断舍离心得的太多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来在我看来,断舍离是有其道理,但...
    鹿鸣_c445阅读 5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