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
这又是读《论语》后让我整个颠覆的一句话。“言必称信,行必有果”一直是我们被社会、家庭灌输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啊,怎么孔子说这样的人是小人呢?
首先要明确一下,《论语》中提到的“小人”和“君子”并不包含对人的道德价值的评判意味,“小人”一般指当时社会底层的庶民阶层,普通人;“君子”则对应贵族或是知识文化阶层。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硁硁,形容浅薄固执。)前半句很好理解,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说的就是言行一致啊,怎么想这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优点,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孔子要把这一类人归为“小人”之列,而且大有不屑之意。
直到读到“尾生抱柱”这个故事,心里才逐渐开朗。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尾生妥妥地就是孔子口中那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吧,所以孔子批判的浅薄固执实际上是不懂变通啊。
孟子更是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相比于“道”,言和行都不过是一时一地的表象。以前的你这么想,这么说,若干年后你的认知变了,难道还要固守原来的说法吗?说谎是不道德的,所以就得坚守实话实说的原则,哪怕是面对病人,面对歹徒,是这样吗?
真正应该坚守的是一以贯之的“道”,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学会权变才是最难、最重要的。所以,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说他应该清的时候就清,应该任的时候就任,应该和的时候就和,这就是权变,而孔子在这方面达到了成“圣”的境界。
孔子和儒家本来的真面目与我们脑子中贯有的僵化、刻板、迂腐的印象简直相去万里。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定论。孔子说“君子不器”,也是在教导说,不要将自己固化成某个特定的样子,要不断挖掘各种可能,追求自由的状态。
在这个大词满天飞,各种“普世价值”甚嚣尘上的时代,“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不失为祖先对我们的一个警醒。
那天早上我和儿子为了洗脸、刷牙的事发生争执,我坚持要求他必须洗完脸、刷完牙才能去幼儿园,两人为此僵持了近半个小时……事后想想,我这是不是也成了那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行为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