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什么意思呢?用现代版中国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这就是成语“过犹不及”的出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所谓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设计也是一样。
包装的过度设计
就包装设计来讲,好的包装具有保护产品、便于携带、功能介绍、烘托产品属性、再加上精美的设计,促使受众产生购买欲望,通过设计与定位人群相匹配,让受众产生联想,并最终促成购买。
有的包装设计,还可以起到,让受众对其内部产品产生期待感和好奇心,让人产生购买欲望。有些包装的设计,满足受众某种情感的寄托诉求,比如爱情、亲情、怀旧、怀念等。
另外,还有一类包装,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很常见了,那就是礼品礼盒。每逢过年过节,走亲访友,探望病人,登门拜访等都不能空手。中国人好面子,礼品当然不能应付了事。商家早就看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就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送礼的面子问题。于是,各式各样的保健品、烟酒、各类特产等,都设计成了豪华的礼品装。
外盒要一大再大,大盒子才有面儿,不光要大,还要设计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盒子绝大多数都是红色或金色的,盒子表面还要设计各种工艺效果,压凹压凸,烫金烫银,镂空镶嵌,过油覆膜……放眼望去琳琅满目尽显雍容华贵。尤其是每年的中秋节更是如此,月饼盒设计的太过了。除了外表夸张,盒子里面更是层层嵌套,各式金银衬纸衬布里,镶嵌着几个小盒子,打开后,发现一个塑封小袋子,再打开后,一个塑料的小碗,里面装着比一元钱钢镚儿大的有限的月饼。
商家总是希望通过夸张的包装设计,无限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可是,这样过度的包装设计未免过于喧宾夺主了。人们其实更看中的是产品本身的品质,而非奢华的包装,把太多的精力和成本都耗费在了包装的设计上,实属本末倒置。
商家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改良和提升产品品质上。过度的包装只会带来更多地球垃圾,这样的包装被生产出来,使用了太多的材料和资源,无论是纸卡、纸张、塑料,还是原木、金属等,他们都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被利益所驱动,被无限的榨取和开发,却被一次性使用后就变成了垃圾,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废品回收的压力和成本。
目前中国的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问题十分严重,与欲望形成的过度生产促进的经济发展相比,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空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等问题,都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欲望导致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等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为面子而过度设计的包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生活在垃圾堆里。做简洁的、合情合理的、恰到好处的设计,才是设计师应该做的。
在《为什么设计》一书中,原研哉和阿部雅世的对话,也讨论过类似的话题。
阿部:有人住在一间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大的房间里,却整天想着买宝马,而且是一定要买。他的想法可能来自于广告吧。
原:由此可见,欲望正在被引导着。但是真正的设计,不应该为这些欲望煽风点火,而应该努力去触摸人类生存环境中储藏着的人类睿智。
阿部:不同于宝马这种奢华的设计,而是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欲望,所谓设计,可能就是要把握这个关键吧。
产品设计中的过度设计
记得之前在《文字的点线面》中所强调,通过简约的排版设计,还给读者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同样,生活也是如此。
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和商品过剩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商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产品品质更是参差不齐,各种使用率过低的,有小毛病等待维修的,不好用又舍不得扔的,过时的鸡肋物品等,堆积在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个角落。
我爸妈家也不例外,他们的厨房里常年放着一台重来不用的微波炉,因为一直在厨房,受到水蒸气的腐蚀,表面和内部都上锈了。妈妈每次热食物宁可用传统的蒸锅,也不用它。其实,就方便和快捷而言,微波炉肯定比蒸锅好很多,一般食物三四分钟就热好了,为什么老年人不爱用呢。
后来我才明白,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就像之前,我也教过他们,先按哪个钮,再按哪个钮,还对他们说“这不是很简单么?”可是由于这款微波炉的操作界面的按钮确实太多了,大概有十几个吧,而且从版式上来说,也没有明显的功能区分,所有的按钮都排列在一个条形区域里,让使用者摸不清头脑,尤其是老年人,看到那么多按钮,不知道都按哪几个,顺序是什么,耗费了很多时间,结果确是让人心情不好,还没弄明白。所以,与其那样,不如用自己比较熟悉的方法好了。
像这种过于复杂、逻辑混乱的设计,貌似功能特别多,其实更增加了使用者的选择烦恼。反之,我们看看苹果的产品,就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设计了,就是让所有的操作都尽可能简化,有些看似必须保留的按钮甚至都可以彻底不要。
当年的苹果mp3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简化了所有复杂的操作,甚至就连屏幕也不要了,听歌的过程无外乎就是前一首或后一首、播放暂停。再看看现在的iphone7,更是简化到了,正面只有一个Home键,甚至将耳机插口和充电插口都整合了,正在不断的简化和改变人们使用手机的操作习惯。而且,不同层面的操作按键,最好设计到不同区域空间去,让这种功能记忆逐渐变为空间区域的记忆,比如只要想对声音进行操作就去左侧找按键就可以了。
除了苹果的产品,不能不提的可能就是无印良品的家电产品了,除了简洁圆润的造型让人感到亲切,干干净净的通体白色,也让人比较轻松的就能看到那些简洁且细致的按键,轻松操作,轻松生活。
产品设计跟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好的产品设计,不仅会让使用者感到轻松,还会让人有一种好像自己突然变聪明了的感觉,让所有使用自己设计的产品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每一位设计师倾尽一生研究的课题。
原研哉说:在市场交易和设计的尽头,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些对人类欲望有影响力的事情。整个社会都充满欲望,有些欲望逐渐转化为有形物质,出现在世人面前,最终形成环境。我们想美化环境的话,就必须先美化最初的欲望。
如果每个人都想开比别人好的车,住比别人高级的宾馆,吃比别人美味的饭菜,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说的好像就是中国目前的现状 汗)如果对这种冷漠的欲望进行扫描,也就是把它市场化,把扭曲的欲望挖掘出来,就会生产出大量与扭曲的欲望相匹配的商品,从而形成一个循环链条。一想到这个链条,就让人心情很不舒畅。
所以说,把握好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比较难的。要想变得简单,退一步去思考,也许可以海阔天空,有时候减法甚至比加法更有效果,你有过这样的体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