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为什么别问:你自卑吗?

          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自卑心理,已经众所周知。

          倘若医生告诉病人:自卑没有任何益处可言,那么此人的自卑感反而会越来越重,达不到克服的目的。

          我们必须找到他人生态度的缺点所在,并在他缺乏勇气时给他以鼓励。

          如果你问一个人,你是否有自卑感,很多人都会说“没有”。甚至有的人会说:“恰恰相反,我觉得我比别人都强。”

          所以,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提问,只须观察此人的言行举止,看他用什么方法显示自己不可一世的样子就可以了。

          看起来自高自大的人心里,其实都有一种隐藏的自卑感,但他们定然不会承认。

        不要误以为安静乖巧的人就是有自卑感的人。自卑感的表现多种多样,来看一个例子吧:

          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当站在关狮子的笼子前时,第一个孩子躲到妈妈身后,说:“我要回家!”

          第二个孩子面色苍白、浑身颤抖,嘴上却说:“我一点也不怕它。”

          第三个孩子瞪着狮子说:“妈妈,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

          实际上,这三个孩子都很害怕,但是表现方式却不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如果我们充满信心,用简单实际的行动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自卑感就可以慢慢消除。

          每一个人都不会一生都存有自卑感。

          但是,如果一个人面对困难不努力,只是寻求一种自我安慰,甚至强迫自己认为有优越感。

        这样的自欺欺人不但无法消除自卑感,反而会越来越强烈,生活的种种问题和压力也会紧紧跟随。

          久之,他的自卑感就会成为潜藏在心底的暗流,我们将这种情形成为“自卑心理”。

          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压力,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优越感来释放自己,但这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他们往往将核心问题搁置一旁不去正视,而从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求优越感。在真正的困难面前,他们表现出犹豫、无措、畏缩。

        自杀、喜欢吹嘘、恋母情结、行为受限,这些都是自卑感所导致的畏缩的表现。

        自卑感并非只有坏处,它亦可以促使人去改变自身的处境。

        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无知,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不断进步。

        人类也可以去了解宇宙,更好地开拓生存坏境。

        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基础就是拥有自卑感。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感受到自身能量的有限。如果不在合作中锻炼自己,就会越来越悲观,产生很深的自卑心理而无法自拔。

        同时,人生中的问题总是接连不断的,即使非常善于合作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类永远不会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

        如果某个人或整个人类已经达到了不存在任何苦难的境地,那么未来的一切都可以预料,没有任何惊(意)喜(外),这样的生活将变得多么索然无味!

      事实上,正是生活的不确定性,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有趣。

      倘若一切都可以预知,试想下,这样的人生或者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总结一下:

      自卑感人人都会有。

        正常人通过合作合理解决难题,逐渐克服自卑感,变得自信;

      神经官能症(精神疾病)患者,因为在成长之初遇到了阻碍,他们会逃避与人合作解决或只是从表面上解决难题,导致需要面临的困难更多。如此一来,会加重自卑感。

      自卑的人会通过表现优越感,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掩盖自卑。

      为什么别问:你自卑吗?

      第一,人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卑感,你无需问,你只需观察、感受;

      第二,人一般不会承认,问了也白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