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在网络上放眼望去满满都是挑拨情绪的高手,动不动就能戳中你的痛点,把你内心深处的焦虑感用医学显微镜放大好几万倍摆在你面前,看着都疼!
“朋友都年薪百万了,你还在纠结早上能否起床?”,“你的同龄人正在迅速抛弃你”,“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他26岁就喜提3亿”。。。
看得人如坐针毡,瞧着身边每个人都努力上进,奋发图强,就自己是两点一线,无所事事的“废人”,怎能不慌?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穿越深邃的时空隧道,与历史伟人面对面地诉说心底话。你的遭遇,他们早已经历,甚至比你更彷徨更无助。书中自然有你期待的心灵解药!
斋藤孝是日本的明治大学的文学部教授,《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纵观全书一共5章,前三章都是在阐述读书的意义与魅力所在,真正的方法论在最后2章,因此时间特别紧凑的人,只看最后两章就能获得深阅读的方法技巧。
作者认为读书有三种深层次意义:
一,孤独是辉煌的原点,读书是最好的陪伴
尼采曾经说过:“逃去孤独里吧,任强劲的风吹吧。”纵观那些“天才”其辉煌的原点,就在于“孤独”。
书中讲述了香奈儿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香奈儿其人实在太出众了,她一手打造出风向标式的“时尚帝国”。
香奈儿所创造的服饰风格,既方便女性活动,又不失美丽。据说她曾放出豪言,声称“只要我改变风格,整个巴黎的女性都会跟着我改变”。这并非夸大之词,她确实为时尚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风格谱系延续至今,都说香奈儿套装是工作女性着装的基本选择。她彻底推翻了以前的女性时尚,因而得到了一个绰号——赶尽杀绝的天使。
但鲜为人知的是,香奈儿的孩提时代是在孤儿院度过的,她曾经把当时能够找到的所有时尚杂志,报刊,书籍,几近痴迷一般的疯狂阅读,这一经历对其日后的作品、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极大。
没有孤独的静思与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伟大创意灵感的迸发。
二,读书关键不在于读,而在于思考
作者有一个很独特的观点:“读书少的人,就会缺乏与自己的谈判能力。”
比如懒惰是人的天性,与身俱来。假如你不知道科比所说,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不知道毕加索“人进了屋,却把身体留在了门口”的感觉,就无法体会大成就之人是如何死磕与自己懒惰去作无数次谈判的。
每天连劝告自己早点起床,动笔写作,有空看看书都不能做到,就丧失了与懒惰谈判的主动权,人生注定是要失败的。
作者又提到,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世界中扎根。
一个生动的形容:“好不容易钓到的鱼,如果不加处理,放置不管,就会腐烂。”
去企业面试,自我介绍都不能很好完整表达出来;想与朋友讲个笑话,结果绕了半天都不知所然,听得人一脸懵逼;刚看完书很激动想写出牛逼哄哄的读后感,可回头一想,书中究竟说了什么,都快忘了一大半了。
无效的读书如同耗费生命,要边读边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提出问题,和作者在灵魂中对话,才会获得持久的专注度与思维的跃升。
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输出就必然有思考,就会对书中的感悟更加深刻。
三,完善自我世界观,从多角度理解世界
必要的思想或许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穷尽,我们现在只是给旧柴添把新火罢了。
要点燃新火,旧柴是无可替代的核武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俯瞰世界,一切都廓然开朗。
比如有的人觉得谈赚钱很LOW,认为钱不过是生命的附属品,老谈怎么赚钱的人都是庸俗的;有的人反倒会觉得“赚钱即正义”,赚钱使人生更有动力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获得无拘无束的自由。
赚钱并不是简单的好或不好的问题,不同的情况产生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在干涸的沙漠中行走,一瓶水肯定比100万来得重要;可在重病之时,有钱或许就真的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现实中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读书本质就是要人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牢笼,获取不同的思维方式。把前人的精华精华收集,碾碎,加工,最后成为别树一格的“个人作品”,这才能为自己所用。
最后作者提到深阅读的一些方法,个人觉得相对也比较常见,或许知易行难之处了。道理都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坚持做下去就很难。
作者给出几点读书技巧:
1、古代大贤之作通常都比较晦涩难懂,先从当代意义的解读书籍开始阅读。比如要读懂黑格尔的著作,可以先去看看长谷川宏的相关作品,他是翻译黑格尔著作的名家。
2、吐槽式阅读。这并非敌意与憎恶,而是在理解作者用意之下再严加追问,力图发现出更多有趣的线索,爆发灵感。融入自己的经验,有“说起来,确实遇到过这种事”的感觉。
3、读小说不要正面硬刚,不妨先跳读人物对话,从中去寻找人物性格特征。再难懂的小说,对话总是能易于理解的。
如何让“输出阅读”变得更有效,作者也给出了两个要点。
第一,讲述时不要采取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部分内容印象深刻。
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
我对《深阅读》的一句话理解是:“读书是人生最好的提升方式,孤独与思考是通往“天才”之路的捷径,围绕自己感性体验作为输出,跳出非黑即白的牢笼获取多维度世界观。”
作者所愿读者:读肯定比不读好,“永远心怀贤者森林”看待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