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ligence)在谷歌的AlphaGO战胜了人类的顶级棋手之后,又引发了无数的争论,AI是否真的能取代人类,人类应该如何利用好AI,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万维钢老师在他的得到APP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第二季正在解读一本刚刚出版的书《生命3.0》(Life 3.0: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者是MIT(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院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他写过一本书叫做《穿越平行宇宙》。为什么万老师要解读这本书呢?首先是作者是从物理学家的视角来看AI,其次写书的人泰格马克非常厉害,他朋友圈不仅有全球最顶级的掌握AI话语权的人物,如:Google的拉里.佩奇、特斯拉的伊隆.马斯克、机器学习专家吴恩达,还有老一辈的霍金等等这些人。所以,从他的书里去了解AI的最近进展是比较好的选择。
泰格马克通过与这些走在最前沿的人交流发现,AI之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AI能不能超越人类,什么时候可以超越人类。对于这个定义,大家的共识是,AI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的标志是具备通用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这个方面也分为两类,一种是能,比如《奇点临近》的作者雷.库兹维尔,一种是不能,比如吴恩达就说:担心AI超越人类就相当于担心火星人上人口过剩的问题。
第二种是AI对于人类来说是好还是不好?
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拉里.佩奇就说只有好处,好好享受AI带来的好处就可以;而伊隆.马斯克和霍金则一再提醒:AI可能给人类带来威胁。
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呢,不妨从了解泰格马克的这本书开始,他就从大局观和第一性原理两个视角给我进行了分析。我们先看看他是如何定义生命的。
生命,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的“信息”包括个体硬件复制的蓝图,以及个体行为的模式。一个生命体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它的身体,软件就是信息。
我们注意看这个定义,首先它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而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是需要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共同工作的。比如一个微生物,无性繁殖,它的DNA就是它的硬件复制蓝图,它的行为就像一个计算机算法:哪儿环境好就移动到哪儿,环境不好就换个地方。这种行为就是它的软件。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手里的手机,硬件就是封装在手机里的各种电子器件,iOS、Aadroid以及其上开发的各种APP就是软件。我们建立这样的认识,再来看泰格马克如何从大局观出发,将AI作为一种存在,把把“生命”分成了三类:
生命1.0,这个生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靠演化来进行更新的,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命2.0,是硬件升级仍然依赖自然演化,但一部分软件升级可以自己设计。
生命3.0,是硬件和软件都可以自己设计。
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看,除了人以外基本都属于生命1.0。人类因为有自己的语言,可以自己学习,人的大脑容量大概有100TB(1TB=1024GB,可以想象一下100个1TB的移动硬盘堆起了有多大),但是人的可遗传信息大概只有1.6GB左右,所以人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我们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后天的学习上。3.0的生命基于对AI能自我复制自己下一代的假设,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设想的“神人”能将AI和人结合起来,但泰格马克说这个还不能算3.0的生命。他定义的是纯机器的AI,它摆脱了人类肉身的限制,潜力巨大,一方面能不断的升级硬件,还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升级。
面对这个生命3.0的形式,万老师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生命3.0的AI如果出现,那将是人类最后一个发明。从此之后,发明创造可能就用不着我们了。
那时,我们是不是真的只能成为被AI圈养的人,或者那时候纯粹的人会随着生命3.0的不断发展,会成为一个历史的存在,就像一个宣传动物保护的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人会成为下一个从生物列表中消失的物种?
今天的话题,看了会让人觉得很悲观无奈,但是我觉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应该是更加积极的进步,正因为有了技术的进步,才可能让我们能去想象这些未来。
把我们剩下的那近99TB容量充分的用起来,是我自己最想干的事情。
转述自得到万维钢老师专栏《精英日课》第二季007课《大局观下的生命和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