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可以说是人生故事的底色决定着一个人的底色。
一般能称之为故事的,都是源于当初的一些“事故”,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遭遇的挫折,听听他的人生故事就可以啦。
用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的话说,人生故事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挽救式”的故事。
在这类故事里,我们通常有一个糟糕的开头,会遇到各种困境,但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会不断走出这些困境,过去的纠结可能豁然开朗,即使痛苦无法彻底消除,我们也会积极地接受,去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果你心里的故事是这样一种挽救式的故事,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预测,你会逐渐走出困境,从中学习到你需要的人生智慧。这个故事原型会启动你的行动。
另一类,是“污染式”的故事。
最开始的时候,你的生活还不错,但是现实会逐渐把原先不错的生活打破。你会遇到各种麻烦,这个困难就像污染源一样,会不断污染你原先的生活。你自己对此却无能为力,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在悔恨中怀念过去。
如果你心里的故事是这种污染式的故事,当你在顺境的时候,你就会担心好日子长不了,会有糟糕的事情来终结这一切,所以不敢好好享受。
而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你就会想:我命中早已注定的倒霉事果然来了。而转变所带来的焦虑和迷茫都会变成证明“我很无能”的线索。这时候,你就很容易陷入到悲观和沮丧当中。
你在讲述着什么样的人生故事,也就决定着你的真正人格是什么。或者说,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多听听他讲述的人生故事。
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说,人格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特质,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一些心理测试,包括星座的理解,都是在基本特质这个层次上的。
第二个层次,是个性化的应对方式。
比如我们的目标、防御机制、信仰,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任务和中心。这是我们为了扮演好我们现在的角色,完成我们现阶段的人生任务所发展出来的人格特质。
第三个层次,也是人格最核心的层次,是人生故事。
麦克亚当斯说,我们在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制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的个人故事。而人生故事,是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人格最重要的因素。
怎么从污染式的故事变成挽救式的故事呢?
我们要明白,故事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的,我们也没法根据它是否又好处来随意捏造故事。但是,我们可以重新赋予故事的意义,把它变成另一个故事。
当然前提是,这个讲故事的人本身也得相信这个故事。
感谢:《得到》“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