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世界——空无一物

晚上一个人吃饭的时候,闲着没事刷起了知乎。碰巧就遇到了几个我感兴趣的问题。

越想越来劲,赶紧点开链接仔细地分析,却没有一个回答让我满意。

不满意不是因为他们回答的角度不当、深度不够……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回答!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发现了。

答题者总是抖着机灵、偷换概念来吸引注意、骗取赞数

对问题的研究也仅仅局限在表面数据,做不到深挖

长篇大论个人故事,没有简明扼要的论点

甚至还有人反问题主,以展示自己的智商优越性?

我看到的是虚伪、做作、卖弄。不管形式如何改变,就是没有没有真材实料。

一个词总结——“空洞”。

何谓“回答”?即——“回复答案”,重点是在“答案”两字上,而不是“回复”上;重点是要针对问题提供独立、主观、独特的看法,而不是一陈不变、随意引用。

更不是像某些人的做法:仅仅从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中寻找事例和记忆来填充。

我不认同这样的行为,这顶多算是搜索,根本达不到“回答”的程度!

脱离问题的无病呻吟,完全是矫揉造作的自作多情,于人于己,意义都少得可怜。

看似丰盈愉快,然则空洞无用。

这其实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现状:

1.无节制的增长

事物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自由,更需要限制。两者若缺其一,必将产生不可控制的后果。

如今的时代,哪怕一个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接收信息,他获得的也仍然是信息世界微乎其微、无关紧要的一部分。

信息增长的速度远超民众接受、分析的进度,过量的信息从媒介平台溢出,完全包围、填满了人们的生活。

未来,到底是信息持续发展使人获取便利,还是信息以人为中介、平台交流心得?

2.流于形式

多少初衷美好的群体成为水群

多少气氛融洽的平台出现各式各样的喷子

多少优质高效的资源被废弃,迎合受众的低俗文化拔地而起

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当一种潮流盛极而衰,趋于灭亡。

3.商业占领

商业与文化的结合原本是激励优质知识产生的动力,分答、自媒体奖励、优秀电影平台……

可众多人员的介入,使得原本前景广阔的行业开始变得乌烟瘴气,不怀好意。

他们只谈具有经济效益的“干货”,不谈具有社会效益的知识。

他们只要金钱、不做文化。

金钱统治的世界广阔却重复,自由却单一。满眼金黄,只有眩晕、只有匮乏、只有空洞。

更可怕的是,没有人能够预见互联网平台的未来。

垃圾信息的无限增长,民众被洗脑、被操控,金钱统治,文化变异……没有人知道这空洞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这样庞大的无意义会引出怎样令人惊叹的有意义。

谁说中国没有多元化?

互联网平台早已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主体方面:有人自作多情,有人矫揉造作,有人愚蠢至极,有人高傲无礼……

对象方面:有时事新闻,有古怪奇谈,有热点吐槽,有牢骚抱怨……

而中国的问题就在这里

——

什么人都有,就是少有干实事的人;什么信息都有,就是少有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从某种极端的角度来讲,我们真的可以不要多元化、多样化,但一定要普及化、实用化。

当社会没有发展到一个高度,民智没有成熟到足够理解崭新的文化体系。

多元的信息很可能会对旧有的三观和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绝不是创新——而是毁灭。

作为大学生,我们正接受信息的洗礼,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

不要再用“我怎么感觉不到”这样的话来搪塞,来逃避变革。

不是你没有感受到变革的力度,而是这力度已经大到完全颠覆了你的世界,以至于你停下脚步分析世界时,原有的体系早已不复存在。

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一味接受。要对知识有所选择,有所识别,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这是每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具备却难以保持的素养。

大学四年不怕迷失。

怕的是看似起早摸黑,以为学到了很多,每天拿着手机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被自己的努力感动。

却发现,一觉醒来,加减乘除都忘了,孔子孟子都陌生了,童年经历记不清了,人生理想也被搁置了。

生活,并没有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这叫什么?

这叫空洞。

蔓延全身的空洞。无聊至死的空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诚哉,成矣 庆祝大成辩护人公众号成立 荀子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互联网+时代,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刑辩...
    f504d92cceb4阅读 3,130评论 0 0
  • 首先参考的是这篇写的非常不错的文章,写的非常清晰,在这里我就补充一点个人的理解,以加深印象。 首先大家应该熟悉bl...
    生产八哥阅读 2,087评论 0 0
  • 新得画,山山水水秋。笛箫兼冷雨,更添愁!往事随风新入酒,伴心游!
    寒渠生阅读 1,17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