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企业危机案例

没有任何征兆,B公司老总在家自杀了。一时间媒体蜂拥而至,对此事从个人上升到企业的追踪报道,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原来,一直从事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的B公司,规模扩张后资金紧张,拖欠供应商货款,四处举债,最后资金链断裂。

B公司老总生前留下一封遗书,表达对各供应商的“对不起”唯有用自己的生命去承担责任。这位有情怀的老总对团队高管留言,希望他们自立自强,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提到可以找Z公司帮忙。随着媒体对这封遗书的公开,却让Z公司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

遗书公开不久的一天,Z公司集团总部被80多家B公司的债权人“占领”。几百人拉条幅、堵大门、上楼顶,致使企业无法正常经营,媒体将焦点集中到Z公司,开始新一轮的攻击。

原来,Z公司是B公司所在行业中的产业链集合者,通过供应链金融为整个产链上的各企业提供服务。B公司的海外业务物及退税等由Z公司完成。Z公司因业务范围广、企业综合实力突出,也成为地方重点企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

在解决这一突发危机的过程中,Z企业决策理念和措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不与媒体对抗。媒体对Z公司许多不实的负面报道,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形象。Z公司利用政府关系,第一时间组织各权威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媒体见面会,详细沟通Z公司业务路径、同B公司合作的情况及双方的资金结算状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通过正面、诚实的内容传播引导舆论方向。如果仅仅是与媒体针锋相对地互掐,必定会让公司一步步陷入舆论的漩涡,风险必然放大。

二、公开声明,对B公司资金链断裂表示遗憾,对负责人的行为悲伤惋惜。对众多供应商遭受的债务问题表明Z企业立场,是否承担责任按法律程序进行。

三、采取紧急措施,联合政府共同与80多家供应商企业正面沟,通防止极端行为发生。同时,研究供应商群体,分类分级,分化瓦解,坚决突破供应商抱团胡闹的防线。

四、提供解决方案。同供应商直接沟通,诚意向前推动事件的处理。清理所有与B公司的过往业务,汇总Z公司所有所得利润,将其全拿出来返给B公司作为对供应商的债务还款或补偿。并请媒体、政府部门监督。

最终,这场危机得以度过。纵观整个事情,我们可以用日常一个极端例子来佐证。

比如,有个女子,突然有一天走到你身边,向众人宣布她怀孕了,要求你必须负责。你该怎么办?

其一、你不能动粗。否则,事态必定会恶化、升级。其二、表明立场,坚决不能不明不白“妥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其三、有所付出,用营养费、医药费解决女子的眼前困难,为自己的退出铺路。

正确处理突发事故,可以让一个企业转危为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